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成人話題] 生孩子前,這些風險你都瞭解嗎?

[複製網址]
1
過去把生孩子叫過“鬼門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對大多數孕產婦來說,過這道“關”沒以前那麼難瞭。但因生孩子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且多次被推至風口浪尖。生孩子到底有哪些風險?哪些人屬於高危人群?8月20日,《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楊慧霞教授。  生命時報:現在我國孕產婦的死亡率是多少?發生瞭哪些變化?  楊慧霞:按照2013年衛計委公佈的數字,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23.2/10萬,即平均每1萬名孕產婦中,約2.3個會發生不幸,出現死亡,比2000年降低瞭56.2%。解放前,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500/10萬。  生命時報:女人懷孕生子,猶如重生。這個過程,哪些疾病最致命?  楊慧霞:我們常說,生孩子是有風險的。妊娠期女性身體各組織器官都發生瞭巨大變化,有不少疾病是妊娠期的“特發性疾病”,隻在妊娠期發生,對孕產婦構成巨大危害。從死亡率上看,奪去我國孕產婦生命的前三位疾病如下:  第一,產科出血。它是孕產婦死亡的首因。2012年,產科出血導致的孕產婦死亡病例占總死亡病例的27%,它主要因子宮收縮乏力引起。女性的子宮正常情況下僅拳頭大小,懷孕時被撐得如同一個大桶。胎盤附著在子宮腔內,孩子所有的血和營養都由胎盤供給,當孩子生出來後,胎盤娩出,如果此時子宮不能很好地收縮,就容易出現大出血。多胎妊娠、胎兒較大,妊娠合並子宮肌瘤,有過剖宮產史以及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等,風險相對較大。  第二,羊水栓塞。它是來勢最兇猛的急性並發癥,死亡率高達60%~80%,約1/3的患者在發病半小時內死亡。簡單說,它指的是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循環,引起血管痙攣、急性肺栓塞、嚴重過敏等緊急情況。目前,羊水栓塞無法提前預測,隻能及早發現及早處理。所幸其發病率較低,為4/10萬~6/10萬。  第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等。我最近就接診瞭這樣一位病例,她懷孕20多周,有嚴重的高血壓、尿蛋白等,屬於重度子癇前期。由於子癇前期一旦發生,隨著孕周進展病情會加重,可能累及全身其他器官,有時很不難控制,不得不提早終止妊娠。  值得一提的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也是孕產婦特有的致命性疾病,臨床表現與爆發性肝炎類似,多發於28周以後的孕晚期,如果治療不及時,也可能短期內死亡。除上述疾病外,導致孕產婦死亡較多的疾病還有心臟病、產褥感染等。  生命時報:哪些孕產婦是分娩意外的高危人群?  楊慧霞:主要有4類: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18歲以下的低齡產婦;合並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疾病的孕產婦;多次孕產史,剖宮產史、重度子癇前期病史等;妊娠期出現的特殊情況,如多胎、胎兒體重太大或太小、胎位不正、胎盤位置異常、羊水量異常等。一般來說,孕婦第一次就醫時,醫院就會根據其年齡、有無疾病史等情況,進行危險程度的綜合評估,每次產前保健時還會再次評估。  生命時報:生活中,如何降低分娩意外的風險?  楊慧霞:產科意外一旦發生,多數比較緊急。定期做產檢,出現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很關鍵。孕晚期如果突然出現胎動減少或者胎動過於頻繁、陰道出血或流出清亮的液體,應及時就醫。  我特別想強調的是,現在巨大兒非常多,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孕期大補導致營養過剩,胎兒超重,不僅會加大分娩難度,還會增加巨大兒將來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風險。與其他不可控制的因素相比,孕期一定要控制好飲食,做到營養均衡,並堅持運動。  生命時報: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按時產檢且沒查出問題,生出來的寶寶還有缺陷?  楊慧霞:生出來的寶寶有缺陷,做傢長的確實心裡不好受。盡管醫學發展很快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隔著媽媽的肚子給寶寶做B超,能發現不少問題,但有些胎兒小的缺陷,現在的醫學技術還發現不瞭。再加上,胎兒的各器官也在發育並不斷變化,如一些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光靠產檢發現所有缺陷確實有難度。▲
參考資料:https://www.joshuaavram.com
收藏收藏 推 噓
2
3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