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生活] 不放過任何讓教育品質更好的機會

[複製網址]
1
在曾老師身上,我看見的不只是教育專業,還有一份極難得「回轉像孩子」的初心,以及內外一致、活出極為豐盛且不吝給予的生命。

我想先用一個小故事,來分享我所認識的曾老師。

大約在六年前,我們剛送出第一屆TFT老師後沒幾個禮拜,收到了一則來自曾老師的短訊,訊息裡用直接帶點急迫感的口吻寫著,希望我們盡快找時間跟他討論TFT老師的補救教學成效。當時我與曾老師有短暫一面之緣,只知道他的頭銜是「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好生緊張,想說到底出了什麼大事,得讓副院長親自關心我們這個剛剛創始的小團隊。

我急忙約了時間,來到副院長辦公室。相談後才知道,原來曾老師因熟識台東,因緣際會聽說幾位在台東的TFT老師,在補救教學上碰到瓶頸,非常希望我們要能看見問題、找到好的解方。走出辦公室後,我與夥伴相視而笑,一方面是鬆了口氣,原來並沒出什麼「大事」;二方面是覺得奇妙,怎麼這位「副院長」跟我們想像中的「官方」一點都不一樣:他對於教學的熱情、對於弱勢孩子的關心無比真誠,真誠到甚至有些急性子,不願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確保學生獲得好的對待與良好教育品質的機會─即使是當時只有能力派出四位老師去台東的TFT。

這些年來,曾老師的這份熱情與真誠的關心未曾減少,他的行動也從不受限於頭銜:他親自參與TFT的年度策略會議,為組織發展方向提供重要意見;他協助TFT找到第三方研究團隊,用客觀的證據檢視計畫成效;他擔任誠致基金會的董事,協助偏鄉小校轉型KIST公辦民營學校;在遇到困難時提供專業的建議,在有進展時他也會開心的與大家一同慶賀。

不久前,他與臺東大學教育系教授陳淑麗老師,邀請我前往台東跟學生進行一場分享。其實當天老師早有要務在身,但仍堅持趕到、請我吃午餐,不只聊工作,更是關心我「這個人」。在曾老師身上,我看見的不只是教育專業,還有一份極難得「回轉像孩子」的初心,以及內外一致、活出極為豐盛且不吝給予的生命。
因此,聽到曾老師新書即將出版,我是打從心底期待,期待有更多人得到祝福,如同老師一直祝福著我、TFT,以及許許多多的學生。

能為這本新書推薦,是我極大的榮幸。

收藏收藏 推 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