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性淘寶:貴和便宜的差異?》上集 DAY9
123真相大公開 作者:歐飛思
「什麼!有圖,沒真相!」 圖片一樣,品質不同,寫得是輕薄雪紡紗,來的卻是不透氣粗衣。 圖片盜用的情形非常嚴重,就好像孫悟空用一根毛變出來的無數分身,分不清哪一個才是源頭本尊。
一般人不會向兩家商店購買同一件衣服,只為了比較不同價位的品質差異。 但阿飛捺不住長期的好奇心,決定做一次網購實驗,而且以兩組對照提高採樣的公正性。
由於夏天到啦,所以兩組都是太太小姐最愛的洋裝。 第一組是人民幣64元對33元的圓點款洋裝,第二組是115元對27.5元的素面款洋裝,價差高達二到四倍。 您會不會好奇,貴的衣服到底好在哪,便宜的衣服又差在哪?
如果您也想針對自己常買的項目進行網購實驗,您可以參考我的123步驟。 步驟1:買正品 步驟2:買仿品 步驟3:戰果分析
步驟1:買正品。 「什麼是正品?」 正品通常為中上級別的銷售價位。
有人為了品質保證,專挑貴的買,最貴的報價通常出現在營運成本較高、版面較美的天貓商城。 由於阿飛不願給人貴去,通常會買中價位的商品,所以,也有可能買到高仿品而不自知呢!
在阿飛的經驗法則裡,從中價位到高價位之間的價差屬於賣家的利潤空間,幾乎無關品質。 阿飛曾經剛在天貓商店忍痛買了一件兩百多元的衣服,該店強調「自有品牌」不二價,但是,過了幾天之後,該件衣服竟降為五折,變成阿飛較能接受的價位,這中間真是賺很大呀!
經阿飛向店家反映爭取後,店家將部份差額在下次購買時折抵。
〈算一算,省多少?〉幣值:人民幣 人民幣X5=新台幣
第一組的圓點款洋裝,最高標價為362元,最高售價176元。
阿飛向尺寸齊全(S、M、L、XL、XXL)的金牌級賣家購買,該賣場的其它衣服看起來頗有質感,價位大多為百來塊、兩百元以上居少數,訂價128元,折扣價64元加運費10元,實際支付74元,在價位結構上屬於中級。
我們就拿「最高售價」與「實際售價」比較就好,看看能省多少? 176-64=112元 人民幣112元,可兌成新台幣560元,省下來的錢都能再多買一件,再找240元新台幣呢!
如何在百萬件選項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如何使用關鍵字搜尋、比價的技巧?阿飛都詳細寫在「淘寶採購手冊」一書裡。 (附正品價格的網路截圖1) 步驟2:買仿品。 「便宜貨,行不行?」 這個問題,不但是網購買家的疑惑,所有消費者也都想知道答案。
阿飛在購買圓點款的64元衣服時,便知有3~50幾元的同款衣服,但為確保收到衣服的愉快心情,選擇了較為可靠的店家下單。
為了進行實驗性淘寶,阿飛找便宜貨下單,只是,衣服還沒到手,即可感受到劣質的服務。 一、資料寫得不清不楚。 二、客服經常不在線上。 三、便宜衣服的尺碼大多不全。
假設正品有五種尺寸,仿品只會有三種尺寸或一個「均碼」。
「均碼」通常是給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身材勻稱的人穿的,哎呀!阿飛跟很多媽媽一樣,擠不進「均碼」,除非是放大尺寸或設計寬鬆的「均碼」。
專賣便宜貨的店家素質,果然有差呀!
這種跳碼排列還算是好的,最讓人傻眼的是S碼和M碼的尺寸竟然相同,是複製錯誤嗎?
阿飛好不容易找到便宜賣家,問明正確尺寸,在結帳途中又殺出了新狀況。
正品店買個一、二件可免運費,相反的,便宜賣家說,超出兩件以上的訂單,每件要加四元運費,等於是變相加價!
基於姑且一試的心態,阿飛還是接受了。
朋友們,看出來了嗎? 正品和仿品的照片,根本是同一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