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人生] 不分省籍的混搭美食

[複製網址]
1
「水餃、餡餅、小米粥」、「辣子雞丁、麻辣鍋」、「豆漿燒餅、山東饅頭,外加東北酸菜白肉鍋」!上述麵點、菜色,不但耳熟能詳,有些人還對其中某幾項飲食,產生不可自拔的偏執喜好。事實上,這些常見口味,大都來自眷村的家鄉味廚房。

民國三十八年前後,以軍人為主的數十萬大陸移民湧進台灣。政府為穩定軍心,陸續興建宿舍安頓軍眷,形成所謂的「眷村」。來自大陸各省各地的軍人和眷屬,各有自己飲食記憶和習慣,加上之前有部分人因戰爭,在中國大陸各省駐紮,他們住進眷村後,形成第一波的各省菜「大混搭」。如隸屬空軍的三重市三重一村,部隊遷移到台灣前,曾長期駐紮四川。來台後,大都不是四川人的他們,卻很自然吃著麻辣川菜,操著四川腔說話舒緩 關節痛

沒多久,少小離家的年輕軍人在台灣就近嫁娶,各省菜與閩南、客家、原住民等等的本地飲食,又進行第二波的「混搭」,眷村飲食因而更多元。

幾十年前,別說台灣人沒嘗過眷村菜;眷村居民除了自己家鄉味,也未必試過其他省分的特有滋味。但住眷村,卻讓大家得以就近嘗到各省口味,眷村媽媽又善用巧思,利用當時配給的麵粉、奶粉、甚至奶油等「舶來品」,做出混有台、客、中國各省、西方口味的菜色,所有住在眷村的男女老少,因緣際會的,進行一場難得的味覺大探險牙齒美白

演員王琄常想起大溪僑愛新村老家的鄰居傅媽媽的「山東韭黃餡水餃」,那是王琄第一次吃到內餡有湯汁的餃子,自此心中有了好水餃的標竿;吳恩文至今難忘鄰居林媽媽的台式炒米粉;而福建人林伯伯的紅糟肉、紅糟鰻魚,也令他豎起拇指比堅尼脫毛

收藏收藏 推 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