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101年12月19日至101年12月25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凱達格蘭博物館(北投區中山路3-1號)
收費方式:免費入場
「阿壩」是四川第二大藏區和全國羌族主要聚居區,自古擁有神秘的佛本文化、古老的羌族釋比文化,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館」受「中華兩岸文化事業協會」之邀,將攜來百餘件藏族羌族珍貴古老文物,於101年12月19日至101年12月25日在凱達格蘭博物館展出。
「中華兩岸文化事業協會」自成立以來,即以增進兩岸文化藝術產業經濟發展、休閒文化及維護延續中華文化歌舞藝術生命為宗旨,尤其傾力於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發展之耕耘,2011年底引進大型羌族原生態歌舞<羌魂>於台北、苗栗、花蓮等地演出。此次特地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館」來台展出,實為兩岸少數民族文物交流更添一燦爛的扉頁!
本次展覽所展出之展品,為2009上海世博「四川阿壩民俗風情藝術展」、2007成都第一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2006中國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阿壩館曾展出之珍貴文物。藏族部分,展出如釋迦摩尼說法、觀音、四臂觀音、六臂觀音、蓮花生、度母、大威德金剛等20幅手繪唐卡,藏族祥巴(版畫)40幅,藏族傳統青銅器、黑陶器、陶罐、頭飾等工藝品60件,安多藏族、嘉絨藏族、白馬藏族等傳統服飾,及藏文書法作品12幅。羌族部分,則有羌繡20件、羌族服飾、藏羌民俗攝影圖片數十幅等。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即為藏族特有的「唐卡」和「祥巴」。西藏唐卡是用彩緞裝棱成的一種卷軸畫。西藏唐卡的題材是多方面的。有取材於西藏社會歷史和生活習俗的歷史畫和風俗畫,也有反映天文歷法和藏醫藏藥的科學唐卡。由於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被人們視為珍寶,因其之保存不易,能留存至今之老唐卡之價值可想而知,目前在世界各國博物館中均有收藏,台灣亦有大量的唐卡愛好者。藏族祥巴即「藏族版畫」,具有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藏族祥巴不僅飽蘊著豐厚的藏族文化精神內涵,作品以強烈的表現意識突破陳規的約束和客觀表像的局限,通過看似稚拙、實則精巧的印製技巧,張揚版畫特有的「印痕」韻味,借鑒唐卡的色彩、工藝的構成等諸多藝術手法,極大地豐富了版畫的表現力,既有雄渾、粗獷、古拙的陽剛壯美,又有綺麗、縝密、飄逸的陰柔秀美,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錘煉嶄新的藝術語言和視覺質感,營構出一片雅俗共賞的版畫藝術世界。
攝影作品主要以表現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人文、風光、建築、節慶、民俗等為主。包含世界自然遺產的九寨溝、童話世界的黃龍、壯美的大草原、神秘的藏族宗教文化和羌族文化。此外諸如藏羌民族民間特有的工藝品、堆繡、藏文書法、傳統服飾等,民眾可於展覽期間前往參觀,細細品味!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