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場倒數0
【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第一」暨「台北市文獻會60週年」聯展-封面
0人已提醒
有人看過人氣 1432

活動場次Event time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日期 時間類型 地點 費用 通知
2012-08-11~2012-09-28 每週 六 ,日 10:00:00~18:00:00
每週 二 ,三 ,四 ,五 10:00:00~17:00:00
剝皮寮歷史街區

詳細介紹Intro

台北市文獻會走過一甲子,特別策畫「台北第一」特展,即日起至9月28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展覽內容包括文化、建設、市政、生活、自然和故事等五大主題,由老照片、明信片等600件文物,述說精彩的老台北故事。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出席開幕典禮,與其他貴賓一起打開「歷史之匣」,拿出台北第一張墾號(以土地開發開墾為主的合股團體)的「陳賴章墾號」、1952年出版的「台北文物創刊號」、清代名家呂世宜墨寶、最早引進台灣的蓬萊米標本、北投石發現者岡本要八郎手稿等。

郝龍斌感謝文獻會副主委莊永明等人,在周末假日不畏辛苦,走遍台北各角落,找尋古蹟資料,並編纂成珍貴的史料,做為北市古蹟文物志工導覽工作的重要參考資料。

從特展中的老照片,民眾可以了解,台北最早發展的市街在現今的貴陽街二段,號稱「台北第一街」,由於是當時漢人與平埔族人交易蕃薯的地點,因此被取名為「蕃薯市街」。

另現今大同區貴德街則是台北「第一條洋樓街」,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於1885年在大稻埕闢建「建昌街」與「千秋街」,興建西式洋樓租給外商居住,做為外國人居留區。當年除了洋行林立,美、英、德、法等國的領事館也在此設立,建築物洋溢著濃濃的異國風情。

文獻會也特別透過數位相框的精緻圖檔,展出九大類主題文物,包括芝山岩出土文物、書法、繪畫、老照片、古契、明信片、地圖、常民文物等。展場並闢有「台北書室」,陳列文獻會過去60年來的出版品,民眾可以悠閒閱讀,並在留言板上留下感言。

剝皮寮歷史街區開放時間為周二至五上午10時到下午5時,周六、日開放至下午6時,周一休館。

達人心得 / 攻略Experience

貼上部落格網址,分享超快速分享心得感想

參加過這個活動嗎?歡迎分享您的心得文!(只要貼上部落格文章連結即可)

留言版Comment

刊登單位Provider

誰來看過Vis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