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生活] 東西教養差很大,竟和經濟有關係

[複製網址]
1
壓力被視為瑞典孩子的「惡魔」;只差一個字的瑞士則有相當嚴謹的入學考試;相較歐洲而嚴格的美國直升機父母,對比亞裔更遠遠不如……教養上有趣的國際差異,讓專家用經濟學解釋給你聽通渠

瑞典:全球最放任的父母
瑞典文化鼓勵縱容和放任的教養方式。有愛心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學齡前兒童安靜坐在餐桌前,是違反基本人權的行為。

多數瑞典父母不同意任何形式的懲罰,包括口頭責罵,更別提體罰─自1979年起,體罰便被視為違法。多數國家父母認為不當的兒童行為(例如打擾陌生的成年人)在瑞典都能被理解且原諒,因為他們認為這就是孩子的天性。

有一次瑪莉亞和法布里奇歐拜訪瑞典朋友,主人的六歲兒子對著他們兩人大叫:「閉嘴!我正在看電視。」家長的反應竟是面露自滿的微笑,然後態度溫和的建議大人們移動到另一個房間,避免打擾小孩看電視酒店式公寓

瑞典的學校也同樣採取自由思維。

多數瑞典幼童和學齡前兒童都會進入免費的幼兒學校就讀。這裡的環境恬靜歡樂,由一群有能力、充滿幹勁的專業人員負責管理,他們的原則是:

任何正式教導都是被禁止的。對兒童的限制必須降到最低。

不當行為會受到控制,但幾乎不會因此受罰。瑞典的兒童到七歲後才開始接受正式教育,學生在十三歲前不會收到成績分數;壓力和焦慮被視為絕對的惡魔,小孩應該遠離這些情緒大型banner

有些老師會明確勸阻有企圖心的學生不要「過度」,並斥責父母太過強勢,導致小孩壓力過大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瑞典小孩的競爭精神只限於體育活動(瑞典人認為在這領域保有競爭心是可接受的)。態度積極的父母無法獲得社會認同。

當諾拉的父母詢問是否可能讓她提早就讀小學(六歲,而非七歲),得到的答覆是:「當然,她可以應付得來。但我絕不會讓自己的小孩這麼做。」


收藏收藏 推 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