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與上圖無關((被打
西班牙巴塞隆納知名景點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 終於有望在2026年完工,與開工時間時隔144年。 你一定會想知道這是誰蓋的...說來話長...= = 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簡單介紹開始 詳細的部分請您自己去翻"高第密碼" ↘約瑟夫( Josep Maria Bocabella i Verdaguer )
他是書店老闆也是個虔誠天主教徒,他於 1866 年創立了聖約瑟虔誠信徒宗教組織 宣傳天主教神聖家族聖約瑟、聖母瑪利亞和耶穌基督的精神順便斂財 他想蓋一間專門供奉「神聖家族」的教堂。
第一代的建築師 1882年 ↘法蘭西斯(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
他自己向約瑟夫自薦 免費當聖家堂的建築師,但是他所提案的哥德式教堂,成本過高 他與技術顧問意見不合的情況下,辭去建築師一職
第二代(1883~1926) ↘安東尼 高第( Antoni Gaudí i Cornet)
高第接手後,把整個教堂重新設計,除了當時已經動工的地下室(地下聖壇) 把法蘭西斯原先設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 然而他在31歲接任建築師後,沒有結婚,並且直接搬到工地住 將他43年的生命,都奉獻給了這件作品, 直到他73歲那年被電車撞死。 之後的建築師 皆遵循 高第的設計監造
第三代 (1926 - 1936) ↘杜們尼克 (Domenec Sugranes i Gras)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 高第在聖家堂的工作室遭火災 還殃及聖壇的地下室和聖家堂學校 高第留下來的寶貴資料也受毀壞。 ---1939年西班牙內戰結束
第四代 (1939 - 1966) Francesc de P. Quintana 與巴塞隆納大學建築系的學生們,把高第留下來破碎的模型拼湊起來, 並和高第的助手們合作,研究以前的舊照片和舊資料, 摸索推測出高第當時的設計,直到1952 年才得到個大概的藍圖 才再次開始聖家堂的建造。
第五代 (1966 - 1983) ↘Isidre Puig Boada(左) 和↘ Lluis Bonet i Gari(右)
第六代(現在的建築師) ↘佛里Jordi Bonet (Lluis Bonet i Gari之子)
>>簡單介紹結束
安東尼的設計是這教堂的靈魂
高第從觀察中發現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 他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你將發現高第這份獻給上帝的作品當中 幾乎找不到直線
↘教堂墩柱
↘教堂天花板
-不重要,不要反白- 在台灣...工程延宕...不論原因...早就被換掉了... 所以北捷才會出現連續壁深度不足...淹水...等等白癡問題 政府蠢的地方就是不去探究背後原因,競標皆以價格速度論 越低價 越快速 越容易得標 驗收又不確實 那品質和安全呢? 得標後官商勾結工程款被吃掉、玩小姐玩掉...你看看雙子星! 你們這些貪官汙吏生孩子一定沒屁眼((小聲 -不重要,不要反白- 扯遠了...Orz
2026年完工,這個時間點正好碰上聖家堂設計師高第(Antoni Gaudi)逝世一百週年。 這也得以告慰他在天之靈了...
↘經典設計-螺旋樓梯 共400階,通往塔樓高處
高第曾開玩笑地說 我的客戶-上帝,祂並不急著看教堂完工。
↘經典設計-塔尖鐘樓 目前象徵12聖人的12座塔 已完成了8座
↘經典設計-塔尖鐘樓
目前聖家堂已完工約莫65%,最新石工技術有助加速完工。 建設單位表示,上帝必須再等13年才能看到最後1根尖塔落成。
↘西側 "復活立面" 象徵12門徒最後的晚餐
目前負責聖家堂建案的建築師是 佛里(Jordi Fauli) 他說,「如果我們繼續以這個速度動工,就能趕在2026年完工。」
↘經典設計-彩繪玻璃
聖家堂工程每年需要耗費2500萬歐元, 不過教堂每年可吸引約300萬名遊客, 所得門票能支付大部分工程費用。
↘東側-誕生立面
聖家堂興建始於1882年, 隔年高第接手工程,大幅轉換原先設計, 改以呈現他的哥德式和曲線組成的新藝術風格。
↘日本人Etsuro Sotoo設計的水果塔 象徵聖母灑向人間的果實
批評人士說,完工時的設計,會與高第原本的設計相差甚遠。 不過我覺得高第應該不會介意 他曾說: 「若我沒能完成聖家堂,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我會逐漸老去,但後人會繼續接手。 必須永存的是建築精神。 但聖家堂的延續,必須仰賴接手的世代。」
回文送你去Google街景視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