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時事閒聊] 如何面對是否移民的抉擇?

[複製網址]
1
相信最近的熱門話題除了封區檢疫,就是移民了。香港人起碼面對過兩次移民的抉擇,一次是89年,另一次是97年。兩次的原因沒有區別,一個字——怕。怕什麼?還用說嗎?
一生人經歷兩次移民的抉擇不常見,沒想到香港人又再一次面對這個抉擇。這個人生的抉擇可能比任何抉擇,例如結婚、離婚、買樓、生孩子,都困難。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不可預知的未來。何去何從?這是很多香港人目前的煩惱。
移民不是買蔬菜那麼簡單,移民要考慮的事情非常多。筆者不敢為各位出謀劃策,只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幫助各位探討一下這個移民問題。更在此拋磚引玉,希望移民海外的讀者給大家分享一下他們的經歷。
相信絕大部份正在考慮移民的朋友都是基於兩個理由:一個是對香港沒有信心,另一個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先說第一點對香港沒有信心。信心是一個很空泛的詞,必須有範圍才能作出分析比較。我們必須問自己對香港哪方面沒有信心?是民主嗎?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有民主嗎?沒有,有的都是假民主,但我們活得開心。那麼自由呢?97年前後,香港是有上街集會和言論自由。而這種自由的消失只是最近的事。
上街集會和言論的自由真的對我們很重要嗎?如果覺得很重要,那就移民到民主國家吧。香港不會再允許這些事情了。如果不是絕對重要,那麼以這個理由移民便不成立了。畢竟,政權只管得了我們身體,但管不了我們思想。
第二點為了孩子的未來。首先孩子有多大?如果已經是升大學的,移民與否沒有關係,他們已經是懂得思考,有主見,能照顧自己的人。她們可以到外國升學,自己照顧自己。擔心?不用。香港人以前不也是自己到海外升學嗎?況且,獨立生活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size=1em]如果孩子很小,可以考慮舉家移民。不過,考慮的不光是他們怎樣在外國上學,而是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移民所要面對的種種困難。困難不少,最大的是工作。筆者所有已經移民有專業資格的朋友,差不多都不是做回香港所做的工作。想找到跟在香港一樣水平的工作更甭想了。
移民初期還可以吃穀種,但長遠必須有收入,豈能坐食山崩。那麼移民是死路一條?不是。不過第一代移民要犧牲很多。在國外找工作的第一道關卡就是Moving company。如果沒有本地經驗,管你是工程師、會計師也十分難找到工作。可是沒有第一份工作,哪有local experience?這是雞蛋和雞哪個先的問題。僱主不管。
要跨過這道門檻,不是從低做起,而是從零做起。所謂從零做起是先參加團體做義務工作,擴大自己的人際網絡。當別人認識你的工作能力而且可靠時,人家便願意給你介紹工作。
BNO 5+1共六年才能入籍不算短,穀種未必夠吃。開門七件事要錢,交通要錢,子女讀書也是錢。萬一不行,回香港嗎?可是當中國取消承認BNO護照後,連回香港也可能不允許時,咋辦?
我們必須問自己必要時有沒有做厭惡性工作的心裡準備,例如「喇屎喇尿」?如果自問不怕髒,一定能找到這類不需經驗的工作。厭惡性工作需要很多人,例如護理院的護工,倒垃圾的清潔工等等。在外國很多香港去的工程師都只能做handyman,重新學習怎樣拿起工具幹活。

TAG舉家移民
工程師
人際網絡
收藏收藏 推 噓
2
thanks for sharin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