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是會養成孩子“比較”自己跟他人優劣的習慣。如果他的參照物總是別人,這就會讓他忽視自身的健康發展,偏離自己最終期待的結果。在參照過程中,孩子會過度關注別人,以及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比如,他跟別人比較後,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就會變得驕傲甚至自負;當他跟別人比較後,發現自己比別人差,會感到自卑,或是內心很看不起自己。這樣的“比較”會導致他不能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通渠。
第二個問題是會養成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進行“比較”的習慣。因為教師、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方面的“比較”,孩子可能逐漸發展出“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家庭條件、父母背景、老師賞識、長相優劣等護手洗潔精。
孩子們為了在“比較”中能夠取勝,會偏向於追求本來不應該追求的東西。比如,追求穿更好的名牌產品,為討好老師而逢迎拍馬,為博得父母讚揚而弄虛作假。父母和老師的“比較”方式,以及周圍的環境會直接傷害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出現品德問題per face 好唔好。
所以說,中國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太偏重於成績。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學校教育和父母會使用“比較”這種錯誤的方式去激勵孩子學習。
我們再來說說,為什麼美國的孩子看上去比中國的孩子更自信、更快樂?
美國父母一般很少對孩子提出將來要成龍成鳳的想法,他們只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