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最近安以軒在上海說話被打斷的事件,對我來說總有許多說不完的感觸,我看見那位女主持人用道地的京片子說"台灣來的就甭說了",雖然安以軒本人並沒有多說什麼,但看在台灣人眼裡還是覺得有種被蔑視的感覺,如果要扯到政治又會讓許多讀者反感,姑且不論政治,不管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我們曾幾何時在大庭廣眾之下對中國來的藝人這麼做?為何今天會在別人的地盤上受此待遇,我們台灣電影雖然沒辦法像好萊塢那樣有派頭,但至少我們擁有台灣獨特的電影風格,不論在專業上或藝術等級上都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忽視。
上圖艾未未草泥馬劇照
如果要我向中國做批判,比方最近在文化中心看完一部電影,片名叫鋼的琴,是一部中國製作的電影,我本來並不想抱著主觀的角度看中國的作品,但那部片連讓我提筆寫心得的靈感都沒有,情節支離破碎,支線劇情擾亂主幹,結局草率,浪費題材,台灣居然提名金馬,他們說是喜劇,我整部戲都笑不出來,或許是方言太多導致文化隔閡,但要我融入該片實在強人所難。
或許近年台灣的文化政策相當偏重中國,但台灣本土的文化並不能因此減少,像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就應該被行銷,但卻很少看見在其他的國際場合出現,再者,中國對台灣的作品似乎也不太有興趣,不是說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嗎?中國人很喜歡說這些場面話,即使場面話說盡了,台灣電影在中國依舊常吃鱉,像賽德克巴萊就需要經過中國官方審核,導致整部片東剪一段,西減一塊,整部電影的品質都降低了,根本不能看。其實中國的電影作品無法呈現多元的話題是因為政府管制太多,以至於他們的電影大多沒有太多的突破,只著重在技術上的提升,他們的古裝拍得不少,但很多都很難看,像是張藝謀的英雄等等,就算時裝電影也令人難以忍受,像小時代等,極盡炫富之能事,只要對中國歌功頌德,美化中國的一切,就容易通過審核,這種鴕鳥心態下的作品,無疑是扼殺創作人的靈感。
上圖是怪咖艾未未
上圖為劉曉波的投影照,因為人在獄中
上圖為噤聲的吶喊中的曾金燕,現與胡佳分居
當我看到艾未未草泥馬時,相當震撼,這才是深入人心的電影,沒有謊言只有真性情,沒有過多的矯飾。中國可以批評過去,不能批評現代,這種情況就在電視劇後宮甄環傳就能理解,甄環傳瞎搞亂編都能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中國政府也不會理會,其實這部電視劇不過是清朝版的台灣霹靂火。像艾未未這種類型的電影只能被消音,甚至被抹滅,中國十幾億人始終沒有膽量改變,或許被豢養慣了。之前我不也寫過心得噤聲的吶喊,裡面說過胡佳與太太曾金燕被軟禁的事情,這類的電影該怎麼樣才能讓中國人反思?或許他們這輩子也看不到吧?另外,劉曉波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自從他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後,這消息就被中國官方封鎖,據說關於他新的紀錄片正在籌備,但我認為中國人民應該看不到吧?中國人只能轉為地下傳閱,像這種國度怎能讓人們安居樂業。所以台灣前途要由中國人來決定?
悲情城市劇照
禁不住又多嘴了,我就是這麼白目,想想面對中國,台灣電影真的還要這麼委屈?為何台灣電影很難爭氣,台灣不能靠一個李安,少年pi的確令人振奮,但李安不可能永遠替台灣撐腰,台灣的電影或許應該更全球化才能走出中國文化下的淫威,台灣文化兼容並蓄,過去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能在眾多的作品中突圍,就是在那敏感的年代還能獨排眾議,推出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是最佳例證。我們無法硬碰硬但至少能展現我國的軟實力。
本文章的圖片摘自google網路,絕無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