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期間:10/20(六)~10/28(日)
詳細介紹:http://citytalk.tw/event/180548
完整節目表:http://citytalk.tw/sevent/taichungjazzfestival2012/index.php
加入FB活動提醒:http://www.facebook.com/events/352352541524661/
【主舞台表演團體】
次中音薩克斯風 Tenor Saxophone︰Robi Arend /
上低音薩克斯風 Baritone Saxophone︰Thomas Diemert /
中音薩克斯風 Alto Saxophone︰Rémi Fox /
高音薩克斯風&中音薩克斯風 Soprano & Alto Saxophone︰Pierre Cocq-Amann
2003年成立,由盧森堡的薩克斯風手以及作曲家Robi Arend創立。
Saxitude是非常具有創造力的薩克斯風四重奏,他們開拓了獨特的演奏方式── 融合了傳統爵士樂曲目以及即興演奏的元素,在國際上極負盛名,曾受邀到世界各地演出,像是法國、瑞士、德國、大陸等。
藉由參與各式各樣的演奏機會來發展自己的演奏風格,近四年來超過兩百場的演出,已被譽為歐洲最振奮人心的薩克斯風四重奏。
目前的成員有次中音薩克斯風手Robi Arend、上低音薩克斯風手Thomas Diemert、中音薩克斯風手Rèmi Fox、兼高音及中音薩克斯風手的Pieere Cocq-Amann。
歌手 Singer︰Oliver Rudin (band leader) / 歌手 Singer︰Jonas Gottin
歌手 Singer︰Tumasch Claluna / 歌手 Singer & Beatboxer︰Michael Moor / 貝斯(人聲) Bass︰Gregor Beermann
「一定要現場看到The Glue的表演,才能確信自己耳朵聽到的~人聲是最棒的樂器!」-Muttenzer Anzeiger
具有高度幽默感、迷人的特質,由5位帥哥組成的The Glue,成軍已超過14年,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巡迴超過600場音樂會。喜歡演唱拉丁、吉普賽、非洲部落等世界曲風歌曲,更希望透過演出分享他們的創作。除了在音樂上有卓越的成就,還投入瑞士的音樂教育工作,2010年獲得文化獎,曾擔任世界盃足球賽、歐洲足球錦標賽的開場演出,被公認為當今歐洲A Cappella樂壇重要的團體。
他們的宗旨為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團員所寫的歌散播到各地,不管是鄉村音樂、拉丁騷莎、東歐吉普賽小調或是非洲部落音樂,多元化的曲風,讓人直呼過癮。
千萬不要期待The Glue是個傳統無伴唱男聲合唱團,請稱呼他們為「沒有樂器的樂團」,他們維妙維肖的模仿絕對驚豔全場。
現今,The Glue已被視為歐洲最重要的現代無伴奏人聲樂團之一。
中音薩克斯風 Alto Saxophone︰Greg Osby / 鋼琴 Piano︰Jangeun Bae /
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Craig Butterfield / 爵士鼓 Drum︰Marc Widenhofer
「JB富有感情的演奏方式以及音樂裡的靈魂,可以喚醒人們心中的純真與人性。」-Greg Osby
Jangeun Bae是近來最受矚目的傑出鋼琴手之一。她的演出最棒的優點就是她對於藍調音樂及即興演出有著豐富及專業的了解;她讓音樂變得有吸引力、有想法、且有包容力,這樣的方式為她的音樂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面貌。2007年她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爵士樂大師Greg Osby邀請她到費城演奏,大部分時間在紐約和首爾演出,同時也是許多國際音樂節的常客,例如:亞洲最大的爵士音樂節Jarasum國際爵士音樂節(韓國)、多倫多爵士音樂節(加拿大)、首爾爵士音樂節(韓國)等,在日本和歐洲也有巡迴演奏。
2008年她和Greg Osby共同發行了演奏專輯「Go」,並被延攬加入Greg Osby所成立的Inner Circle Music旗下,並在2010年於北美發行了第一張個人演奏專輯「GO+」。隨後在2011年先後發行了「JB4-Last Minute」和「Is This All the Love You Have?」兩張專輯。
Greg Osby 擁有薩克斯風家、作曲家、製作人以及教育家多種身分的Greg Osby帶領著自己的樂團,近25年來擔任無數知名樂團的特別嘉賓,已成為當代爵士樂界不可抹滅的印記,他的洞察力以及創意應用在表演以及作曲中,成為當代爵士樂手最閃亮的指標性人物,獲獎無數也大受好評。2008年,Osby推出自己的公司Inner Circle Music,提供當今許多發光發熱的音樂家一個發展的音樂舞臺。
【J1舞台表演團體】
美國波士頓又名「新英格蘭」,自1945年創校的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在新英格蘭地區傳遞爵士樂超越了半個世紀,是為全美頂尖的爵士樂教學平臺。
一群在Berklee求學的樂手,沉浸在擁有優良傳統的爵士音樂教育之下,發展出超越傳統的個人特色。他們這次將要為臺灣的聽眾帶來高水準的爵士饗宴,就讓他們帶領你回味「美國」這個爵士發源地一路走來的歷史,再一起迎接爵士的未來!
長笛手容喬Joann,與鋼琴手心儀Giwas,是默契十足的音樂夥伴,多年來活躍於各項音樂活動演出。曾赴比利時及英國進修的Joann,受到歐洲音樂文化藝術的啟發,2008年回國後偕來自法國的貝斯手Cyrille Briegel等爵士好手共組「遇見喬安娜拉丁爵士樂團」。
兩年前發行了樂團的創作專輯「思念的探戈」,曲風的特色除了有如訴說故事般的動人旋律,令人摒息的東方神祕色彩及探戈的迷情搖曳之外,具有泰雅族原住民血統的Giwas,更在爵士樂中結合原住民高亢美麗的聲音,期盼用充滿張力且深情豐富的音樂,觸動每一顆心!
【J2舞台表演團體】
吉他手莊智淵與鼓手林偉中都曾遠赴美國Berklee音樂學院學習現代音樂與爵士樂演奏,學成歸國之後,各自活躍於爵士樂界以及流行音樂圈內,認識了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的低音提琴手莊嘉維。
在因緣際會之下,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由莊智淵號召而組成了爵士三重奏,將以充滿個人風格的演奏方式來詮釋傳統與現代爵士音樂以及個人的音樂創作。
2002年成立,因為大家都住在臺北,於是便暱稱這座城市為「The Muddy Basin」(泥土盆地)。Muddy Basin Ramblers受到1900年代早期的樂團和樂手的啟發,像是Memphis Jug Band、Robert Johnson、Gus Cannon's Jug Stompers,以及二十世紀早期在舞廳演出的很多樂團和樂手,他們演奏的是「jug band」音樂(所謂jug band就是用jug〔玻璃或陶器做的窄口瓶或壺〕、洗衣板之類隨手可得的物品拿來當樂器使用的樂團,接近中文常說的克難樂團。時日一久,jug band的樂曲已自成一格,所以有jug band音樂之稱)、藍調、爵士等等多元曲風。
Muddy Basin Ramblers除了用大家比較熟悉的樂器像吉他、小號、薩克斯風、長號、口琴之外,也運用了許多在家裡就找得到的東西,像是當作打擊樂器的洗衣板、用大塑膠盆、露營繩、棍子做成的貝斯、塑膠管樂器kazoo笛,以及空的威士忌酒瓶,吹奏起來有著神似低音號的低音效果等等。
不管這些Ramblers玩的是什麼樂器,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企業家爵士大樂團由臺中市交響樂團輔導成立,每位團員相信學習就是能量,每一個挑戰,都是超越自我,從新學習可以讓自己更年輕。
大家秉持這個信念,努力追求自己嚮往的音樂夢,並將學習的快樂散散播到每個角落,創造屬於自己的音樂奇蹟。
本文最後由 Citytalk城市通 於 2012-10-19 18:2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