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劉亦泉以五十五歲的盛年,從日本專攻攝影學成返台,秉持一貫的敬謹態度,陸續投入工商攝影及攝影教學,這些年以來,並發表了「石紋之美」、「溪流」、「鄉土情懷」、「夢幻花語」等個展。
豪爽、快人快語、而又帶有那個世代台灣父老草根性格的劉亦泉,他的作品卻流動著細膩、抒情與唯美的濃郁氣韻。
充實的攝影及教育生涯,直到七十三歲那年,劉亦泉決意要為憧憬多年的「秋天」園夢─追逐日本的紅葉最前線,一路由南往北尋覓金秋朗朗的動人題材;從京都到青森,他克服體能的侷限,足跡遍歷千年古都、五色沼、藏王、八甲田山、十和田湖及奧入瀨溪流..........等,盡情俯仰溪谷崇嶺之間,捕捉第三季的華麗與蕭瑟。
儘管不如在地攝影家能夠精準而輕易地掌握鮮為人知「私家景點」的每一年楓紅時間點,也沒有二十年前的過人體力,但是,劉亦泉依然儲備了滿滿的行動力,游走於林相特異的溫帶、亞寒帶,把懾人心魄的秋光,悉心地凍結於當下,珍藏於未來預知的恆久時光。
▇ 展出時間: 2010.2/27(六) - 3/11(四)
▇ 展覽主題: 行吟秋光‧劉亦泉攝影展
▇ 開幕茶會: 2010.2/27/(六) 14:30
豪爽、快人快語、而又帶有那個世代台灣父老草根性格的劉亦泉,他的作品卻流動著細膩、抒情與唯美的濃郁氣韻。
充實的攝影及教育生涯,直到七十三歲那年,劉亦泉決意要為憧憬多年的「秋天」園夢─追逐日本的紅葉最前線,一路由南往北尋覓金秋朗朗的動人題材;從京都到青森,他克服體能的侷限,足跡遍歷千年古都、五色沼、藏王、八甲田山、十和田湖及奧入瀨溪流..........等,盡情俯仰溪谷崇嶺之間,捕捉第三季的華麗與蕭瑟。
儘管不如在地攝影家能夠精準而輕易地掌握鮮為人知「私家景點」的每一年楓紅時間點,也沒有二十年前的過人體力,但是,劉亦泉依然儲備了滿滿的行動力,游走於林相特異的溫帶、亞寒帶,把懾人心魄的秋光,悉心地凍結於當下,珍藏於未來預知的恆久時光。
▇ 展出時間: 2010.2/27(六) - 3/11(四)
▇ 展覽主題: 行吟秋光‧劉亦泉攝影展
▇ 開幕茶會: 2010.2/27/(六) 14:30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