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日期: 2010-01-06~2010-01-31
▇ 活動場地: 台南縣文化中心2F畫廊
1966年出生於桃園農村的林榮,對於這蕃薯島的真情與人文,希望盡所能全力的用心畫下來,回憶、深植在心中;試著捕捉過往流逝的歲月,那片黃金稻田、許多的草垺情懷,田埂間來回、美麗的油菜花田、蒼翠的青山、瓊樓舊街、老厝的牆角、繁忙的小港,每每冥想總是在心中揮之不去的台灣式望春風!
從早期的水墨經驗與多年的水彩底子,到如今台灣式的鄉土作品以及印象派畫法,一路貫穿內心具象到半具象再到抽象的新東方繪畫思維。在半具象與抽象中,採用中國水墨畫的經驗融合大寫意的西方色彩,表現感性而強烈的大筆觸,在繪畫的過程中留下思想與激情的痕跡,在技法上運用了流動、乾濕、潑、點、層次、疏密及刮痕的肌理,以中國水墨的經驗把西方色彩帶入新的抽象元素,凝聚出色彩的釋放與藝術空間的心靈感受,試圖尋找另一種繪畫精靈與藝術的美學。
▇ 活動場地: 台南縣文化中心2F畫廊
1966年出生於桃園農村的林榮,對於這蕃薯島的真情與人文,希望盡所能全力的用心畫下來,回憶、深植在心中;試著捕捉過往流逝的歲月,那片黃金稻田、許多的草垺情懷,田埂間來回、美麗的油菜花田、蒼翠的青山、瓊樓舊街、老厝的牆角、繁忙的小港,每每冥想總是在心中揮之不去的台灣式望春風!
從早期的水墨經驗與多年的水彩底子,到如今台灣式的鄉土作品以及印象派畫法,一路貫穿內心具象到半具象再到抽象的新東方繪畫思維。在半具象與抽象中,採用中國水墨畫的經驗融合大寫意的西方色彩,表現感性而強烈的大筆觸,在繪畫的過程中留下思想與激情的痕跡,在技法上運用了流動、乾濕、潑、點、層次、疏密及刮痕的肌理,以中國水墨的經驗把西方色彩帶入新的抽象元素,凝聚出色彩的釋放與藝術空間的心靈感受,試圖尋找另一種繪畫精靈與藝術的美學。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