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雕刻館」於民國八十四年九月三十日開館啟用。排灣族分布於台灣南部,人口約六萬餘人,分布於本縣的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等鄉,擅長雕刻、陶藝、編織、琉璃珠等手工藝。其石材建築、木雕、石刻、織繡水準極高,被稱為『藝術的民族』,深具地方特色及歷史的保存價值,本館除為落實基層文化資產保存與文化薪傳,開創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並積極發揚排灣族極具藝術特色之雕刻藝術,以達到文物典藏、推廣、展示、教育、育樂等多弁鄍媦苤A特成立本主題館。「排灣族雕刻館」展區約一三○坪。位於本中心四樓,展示內容包括排灣族社會組織及其雕刻藝術起源,生活用品主題區、大型及立體雕刻品展示區、雕刻技法及類型展示、當代藝品展示。木雕大多在平面上雕刻立體形態圖樣,具繪畫特性,並常應用於日常器物與建築,深具特色
「台灣排灣族雕刻館」館內展示面積約130坪,位於屏東縣立文化局四樓,該中心之文物館展覽項目分長期性及短期性兩類。長期性展覽設在四樓的文物陳列室,其展示內容分為兩部份:一為歷代文物展,展示歷代中國陶瓷等複製品;二為排灣族雕藝術物展,主要展示屏東縣內山胞日常通用之器物,包括排灣族、魯凱二族文物。其中特殊者,有依據霧臺鄉魯凱族大頭目家所搭建的石板屋原型,其大小模式、規格、使用的石板、室內隔間、擺設均是依實物規格所造。石雕桌椅之造型簡單可愛;其他如排灣族木刻人像、琉璃珠、服飾編織、木盾、黑陶壺等,亦皆充份表現該族生活用具之特色。
▇ 展示區域:
◎平面展示區:簡介排灣族社會組織及其雕刻藝術起源。以文字及圖片配合介紹排灣族群分佈情形,木雕的藝術成就,及食、衣、住、行各種生活樣貌。
◎單項主題展示區:分衣飾、武器、宗教器具、生活用品等主題,以實物展示為主。
◎大型及立體雕刻品展示區:展示簷桁、木偶等作品。
◎生態展示區:簡介雕刻技法及類型。
◎現代雕刻品展示區:展示排灣族當代藝師作品。
▇ 休館時間:星期一及國定例假日
「台灣排灣族雕刻館」館內展示面積約130坪,位於屏東縣立文化局四樓,該中心之文物館展覽項目分長期性及短期性兩類。長期性展覽設在四樓的文物陳列室,其展示內容分為兩部份:一為歷代文物展,展示歷代中國陶瓷等複製品;二為排灣族雕藝術物展,主要展示屏東縣內山胞日常通用之器物,包括排灣族、魯凱二族文物。其中特殊者,有依據霧臺鄉魯凱族大頭目家所搭建的石板屋原型,其大小模式、規格、使用的石板、室內隔間、擺設均是依實物規格所造。石雕桌椅之造型簡單可愛;其他如排灣族木刻人像、琉璃珠、服飾編織、木盾、黑陶壺等,亦皆充份表現該族生活用具之特色。
▇ 展示區域:
◎平面展示區:簡介排灣族社會組織及其雕刻藝術起源。以文字及圖片配合介紹排灣族群分佈情形,木雕的藝術成就,及食、衣、住、行各種生活樣貌。
◎單項主題展示區:分衣飾、武器、宗教器具、生活用品等主題,以實物展示為主。
◎大型及立體雕刻品展示區:展示簷桁、木偶等作品。
◎生態展示區:簡介雕刻技法及類型。
◎現代雕刻品展示區:展示排灣族當代藝師作品。
▇ 休館時間:星期一及國定例假日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