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邂逅故事』
紐約五大博物館x與藝術中的他/她跨時空相遇
「博物館」是紐約必去的景點,但~您真正與纖細敏銳的藝術靈魂相遇了嗎?
如果您曾經旅行紐約,可能會有以下疑問:
✔ 大都會博物館是必訪景點,但時間總是匆匆,茫茫藝術之海中,該看什麼?
✔ 畢卡索、梵谷、高更、恩斯特……在博物館中與大師相遇時,感動與共鳴在哪兒?
✔ 古根漢博物館螺旋似的造型實在太酷了,要如何發現當中的玄機?
✔ 美國的藝術家我能在哪裡看到?他們又有什麼獨到的厲害之處?
拋開藝術史的專有名詞,我們能夠在博物館中與藝術靈魂們有更真實的相遇與共鳴嗎?
🔸博物館建築益發前衛,它們如何體現時代的脈動與建築師的理念?
🔸女性從古至今如何被描繪,在大都會博物館中悠遊一趟便見真章!
🔸MoMA的緣起與三位具前瞻眼光的女性有關,博物館典藏又能告訴我們哪些女力故事?
🔸百年來西洋藝術非凡的創新力,如何藏在大師的靈魂中?
🔸不用看新聞,惠特尼美術館告訴你更多關於美國社會的現象,相信嗎?
🔸什麼~古根漢博物館與一位女藝術家的愛情故事密切相關?
「老派博粉」以突破傳統的方式,帶您深入紐約重要博物館,
以創新的主題與深刻的作品解析,讓藝術家的纖細、敏銳與非凡的創造力,走入您的生活中!
每週五的夜晚,在台北與我們一起悠遊紐約
跨越空間,走訪五大博物館;跨越時空,與藝術相遇
從多元角度,進入
紐約x博物館x藝術家x藝術作品
早鳥優惠時段|03/26-04/20
【系列講座】
5/18(五)19:30-21:30|老天鵝呀~博物館一定要長得這麼老派嗎?
📍從大都會博物館與布魯克林博物館,瞭解經典西洋博物館建築脈絡。
5/25(五)19:30-21:3|觀女:時空流轉中的女性形象
📍從大都會博物館中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發掘、思考不同時代的人們觀看、表現女性的方式。
6/1(五)19:30-21:30|女觀:女性藝術家的奮鬥與崛起
📍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典藏品中有眾多女性藝術家的創作,從作品中理解、欣賞女性藝術家描繪世界的方式、愛情生活、社會地位之轉變等議題。
6/8(五)19:30-21:30|靈藝時代的想像與創新
📍19世紀末,隨著世界快速變化,西方的藝術家也發動各式各樣的創新革命,是促進觀念改變的先驅。帶您從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典藏品中一探,是什麼樣的想像力引領著藝術家進入蓬勃新生的時代?
6/15(五)19:30-21:30|是誰讓大都會博物館像「新教徒的穀倉」?
📍有美國最偉大建築師之稱的法蘭克・萊特,在1950設計了至今仍充滿前衛感的紐約古根漢博物館,認識萊特、他的偉大作品,並且自己動手蓋一座博物館吧!
6/22(五)19:30-21:30|女藏家的才情與愛戀
📍當才華洋溢、富可敵國、眼光遠大的女性踏入藝術世界,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擾動與火花?與您聊聊佩姬・古根漢、她的愛情、以及博物館界的奇葩:古根漢基金會。
6/29(五)19:30-21:30|就是愛玻璃與工業風!
📍極具現代性的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術館建築,背後的操刀手是誰?聞名世界的包浩斯學院,又在其中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呢?
7/6(五)19:30-21:30|美國製造:藝術創作中的美國故事
📍藝術的內容一向是從生活的轉化而來,藝術家的功力則顯現於轉化過程中的創意與創造力。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典藏了最精彩的「美國製造」作品,帶您一窺藝術創作與時代脈動的共鳴。
7/13(五)19:30-21:30|原力之道:在大都會與非洲、大洋洲、美洲靈魂相遇
📍大都會博物館一樓有塊充滿奔放靈魂的所在,那是人與自然最直接的交會淬煉,與我們一起感受「原力」的純粹與豐美,同時探索這些創作如何啟發歐美藝術家更廣闊的視野。
【參訪活動】
📍李梅樹紀念館:發掘台灣藝術家,邂逅李畫伯關懷的鄉土與人情
📍台北當代藝術館:視台北當代藝術館7-9月展覽規劃,訂定合適的參訪展覽與時間
(備註:參觀活動為2-3小時,以週六下午14:00-17:00為主)
【系列講座講師】
- 不在博物館,就是在往博物館的路上
謝慧中| 博物館學暨藝術史學者
對西方藝術史有著深入的研究,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民眾貼近藝術
現職:
- 自由工作者
- 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 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藝術大學通識課程 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系博士
-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藝術史系碩士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
重要資歷
-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暨藝術管理碩士班 專任助理教授(2005-2013)
- 淡江大學通識教育與核心課程西洋美術史 兼任講師
- 輔仁大學推廣部 兼任講師
- 實踐大學 兼任講師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博物館高齡觀眾參觀經驗之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縣96年度地方文化館專案輔導團》顧問暨輔導員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南投縣95年度地方文化館輔導團計畫案》顧問
- 教育部「101年度藝文教育數位學習課程一台灣美術家作品賞析」 審查委員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博物館電腦網路協會台灣分會:博物館與文化機構科技應用個案 審查人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技博物」季刊 審查人
- 文建會法規會「國際文化資產研討會」 會議資料翻譯
- 臺北市立美術館「徐冰:回顧展」語音導覽撰稿人
- 喜歡從土地的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然後悄悄地用設計說故事
林峰池| 建築師
蘊含豐富的建築結構與設計探究,善於把生硬的建築史化繁為簡,成為迴盪於生活中的動人故事
現職:林峰池建築師事務所(2010–迄今)
學歷:
- 國立政治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專班(EMBA)文科資創組
- 建築師專技高考及格
- 淡江大學建築系
重要資歷:
- 德安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部經理(2000-2010)
- 長岡聯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部經理(1998-2000)
- 華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1994-1998)
獲獎紀錄:
- 第19屆 國家建築金質獎
- 第25屆中華建築金石獎
【相關資訊】
講座時間:5/18~7/13(週五)19:30-21:30(2小時/堂);中間休息10分鐘。
參訪時間:依主辦單位之安排(參觀活動為2-3小時,以週六下午14:00-17:00為主)
票券說明:單堂參訪活動之報名方式,待主辦單位及場館之安排確認,後續會於售票平台上另作啟售
(購買套票者,其內容包含【系列講座】及【參訪活動】,【參訪活動】將另行通知)
合適對象:成人、樂齡
講座地點:繆思坊(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62號11樓)
交通方式:【大眾運輸】搭捷運至「南京復興站」,步行約5分鐘
【自行開車】附近有多處收費停車場可供使用
費用說明:博物館參訪之門票將以博物館之計費方式另計,不含於【參訪活動】報名費內
好康優惠:即日起至4/20為早鳥優惠期間
注意事項:繆思坊為地毯教室,不適合飲食。主辦單位將另備小點心供報名者食用。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