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建築師 高第誕生165周年大展
一棟至今蓋了135年的未完工教堂,每年卻吸引超過450萬人次參觀,且成為全球觀光客造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必訪聖地,這就是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Antoni Gaudi,1852-1926)所打造的「聖家堂」奇蹟!被譽為「上帝建築師」的高第,其建築的偉大之處在於創造力、實驗性,他受自然啟發、經科學實證,早在數位建築尚未出現之前,即打破傳統垂直水平的空間,改以仿效大自然的各種弧形曲面打造建築。
在高第的作品中建築、藝術、科學是密不可分的要素,模型是他最主要的創作工具、建築則是他巨大且豐厚的實驗成果。本次高第建築的世界巡展,共展出來自巴塞隆納聖家堂、加泰隆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等63件建築模型,其中包含5件超過一層樓高的巨型模型,且台灣站特別規劃科普展區,透過親手操作力學模型認識高第的建築結構,並邀請本土藝術團隊以光影、新媒體互動、大型裝置等各種虛實創作媒材致敬高第建築。
七棟世界遺產盡覽 四大展區建構高第
本次展覽共分為四大展區,從建築風格演變中建構高第,透過科普體驗解構高第,其中包含被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七棟建築:水果塔煙囪的奎爾宮(Palacio Güell)、鋼鐵面具煙囪的米拉之家(Casa Mila)、龍脊化身為屋頂的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o)、宛若巨型樹洞的奎爾紡織村教堂(La Cripta de la Colonia Güell)、馬賽克極致表現的奎爾公園(Parc Güell)、蘊含濃厚阿拉伯東方風情的維森斯之家(Casa Vicens)、世紀巨作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的相關作品。
© Basílica Sagrada Família / Pep Daudé
預計2026年完工的巴塞隆納聖家堂。
巨型模型矗立華山 聖家堂總監親自指導
高第:「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要了解高第的建築,就必須看他的模型!由聖家堂總監喬治∙法利(Jordi Faudí)親自指導,與西班牙策展人徐芬蘭(Hsu Fen lan)女士共同挑選出63件建築模型,其中包含5件超過一層樓高度(3公尺)的巨型模型,例如最具代表性的索鍊拱模型、聖家堂屋頂結構模型、超過12公尺高形似樹幹的柱體模型等,我們不僅要讓您看見建築的奇蹟,更要重現創造奇蹟的過程。
© Càtedra Gaudí
高第實驗用的沙包索鍊拱模型。
科普樂園 解構高第幾何秘密
建築、藝術、科學是高第創作建築時不能缺少的三個部分,他運用力學結構、科學幾何實驗出非直線的建築語彙,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年代,創造出不同角度的弧形建構建築。展覽由中央大學物理系朱慶琪教授指導規劃科普展區,讓多面體、雙曲線、拋物面體等讓人在課堂上摸不清頭緒的數學幾何,轉化成民眾可親手操作的遊戲模型,體驗高第建築的幾何魅力。
© Basílica Sagrada Família
聖家堂內部列柱與其幾何關係。
形光色變 台灣獨創互動展件
為了向高第作品致敬,台灣站邀請本土藝術團隊以光影、新媒體互動、縮時錄像作品、大型結構裝置等各種虛實媒材創作:曾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繁殖場團隊,由呂理煌老師領銜家族成員組成「共有繁生」,重現高第建築創作的實驗性,透過木結構輔以鋼材,現地打造高第建築「形體」的神聖場域;另邀請台灣藝術家以雷射應用,透過「光」呈現高拋物線結構;用縮時影像紀錄巴特由之家「色」彩斑斕的建築立面;透過互動投影讓觀眾身上的顏色,「變」化成奎爾公園變色龍身上的馬賽克。
© Basílica Sagrada Família / Pep Daudé
聖家堂內部十字屋頂,在不同光線下彩繪玻璃映照出不同顏色。
© Pere Vive, Triangle Postals.
高第早期作品特瑞莎學院中的高拋物線拱廊,台灣站以雷射光束呈現虛空間。
圖文來源:ibon售票系統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