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場倒數0
《搗蛋》台北大巨蛋集體創作計畫-封面
  • 活動時間

    開始於2017-03-18~2017-04-0610:00:00至18:00:00

  • 活動地點

    爵士攝影藝廊;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431號2樓- 八德路二段431號2樓

  • 費用資訊

    免費

  • 活動場次

    此活動只有一個場次時間

0人已提醒
有人看過人氣 997

活動場次Event time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日期 時間類型 地點 費用 通知
2017-03-18~2017-04-06 固定每日進行 10:00:00~18:00:00 爵士攝影藝廊;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431號2樓

詳細介紹Intro

搗蛋-台北大巨蛋集體創作計畫

楊哲一策展人

2013年我突然受到春源鋼鐵之邀,邀請我拍攝台北大巨蛋紀錄片與平面計畫,但卻沒拍過片,因此我考慮了許久,才打了電話給他們團隊,當時我在思考的是,在土木建築領域,大眾多只認識甲方規劃設計方,鮮少人知道乙方興建承包方,或是丙方監造單位方,而春源鋼鐵是一間七十年的老公司,工程專業領域已經很厲害,,卻鮮少人注意到他們,還有其工程與勞工文化。

除了拍攝興建紀錄片外,當時我很大膽的提出另一個「台北大巨蛋集體與兒童攝影」創作計畫與紀錄片,希望邀請青年藝術家與兒童創作者進入大巨蛋創作,而這部片子的目的就是「解放」—希望能透過攝影藝術來改變,傳統工程公司的企業形象與文化。

這一個集體、即時、即興的概念就這麼產生了,在這個籌組臨時團隊的過程中,我邀請當時所遇見的攝影藝術創作者,透過「緣分」的相遇,來大巨蛋進行創作,開始建立「信任」來跨出第一步,同時帶入兒童攝影公益計畫的想法,開始建構這個台灣大型建築完整的紀錄,透過各種媒材的藝術呈現,來真正討論自己的土地。

我花了很大的力量取得證件,還有高空拍攝的協助,除了自己也是創作者需要創作外,也要顧及紀錄片和30多位創作者,非常的混亂與辛苦,沒有人知道有多少時間創作,每一次都是最後一次,直到後期的政治與停工狀況,拍到我們無法拍,溝通與討論變成是我唯一認識大家的方法。

這群年輕的藝術家的行動,所「介入」的力量,實際上這些「過程」都令人引發好奇,因為我一直覺得「這影像不曾屬於任何人的,而這影像最大的力量卻是,一群人對土地的認同,與這個行動力量」,透過拍攝藝術家於大巨蛋創作的過程,包含室內訪談藝術家,與這次的展覽、後續的快閃展覽,都會是很有趣的過程。

另一個很特殊的面向,為我個人怎麼面對春源鋼鐵的長官與工地人員的過程,工程師的經歷,所以我很清楚這領域的實務狀況,上司與工地人員的思想與概念是天壤之別。過程中當然爭議不少,因為我得捍衛我的劇本,使得我不得不等到現在才展覽,而且放棄接受台北市政府的補助,姑且不論對與不對,對我人生而言,這部紀錄片也算是一個奇妙的過程。

 

 

《搗蛋》台北大巨蛋集體創作計畫

展出時間 │ 2017.03.18 ( 六 ) - 2017.04.06 ( 四 )

展覽地點 │ 爵士藝廊

展覽地址 │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431號2樓

開放時間 │ 每日10:00~18:00

--------------------------------------------------------------------------------------

 

🎥計畫主持人暨策展人

楊哲一

 

📷參展者

Simone Baird, 林于芳, 莊文龍, 楊哲一, 潘雲安, 簡敏川, 何沐恬, 莊坤儒, 陳柏銓, 羅宇唐, 巫尚謙, Ken Yu, 楊哲一, 宜蘭龍潭國小匏崙分校攝影社(莊子潔, 林乙念, 林宜信, 張鈞凱, 黃冠綜, 林芯妤, 林詳捷), 流浪的攝影空間工作團隊

 

出品人:流浪的攝影空間暨青年體育用品社

製片:楊哲一

執行製作:魏祉璿

導演:楊哲一

劇本:楊哲一

剪接:羅正皓

攝影:周尚廷、楊哲一、林俊偉

平面攝影: 馮詩懿、姚舒晨、楊哲一、林俊偉、羅宇唐

攝影助理:魏嘉谷

旁白:葉穎諭

後製:嵐幽巴恩嵐凡影像工作室

聲音工程:聲動錄音有限公司

監製:春源鋼鐵大巨蛋決策團隊

達人心得 / 攻略Experience

貼上部落格網址,分享超快速分享心得感想

參加過這個活動嗎?歡迎分享您的心得文!(只要貼上部落格文章連結即可)

留言版Comment

刊登單位Provider

爵士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爵士影像事業有限公司

聯絡電話

02-27412256 #603

聯絡信箱

主辦簡介

時間與時勢的淬煉下,爵士攝影藝廊在攝影的歷史上屹立了二十年,如果不是創辦人對推動攝影藝術的重視,就沒有今日的規模,當然,也唯有每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執著與熱忱,才有爵士攝影藝廊續存的先決背景條件;這一個「真、善、美、新」的影像窗口,有攝影創作者的心血全年無休地交替上演,迄今,累積二十年的美麗,誠摯獻上這樣的紀錄真實。

已瀏覽過的活動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