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場倒數0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封面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相關圖片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相關圖片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相關圖片
  • 「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相關圖片
3人已提醒
  • 主辦單位

    Taiwan Art Connection (TAC)

  • 聯絡信箱

    tac.chuan@gmail.com

活動場次Event time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日期 時間類型 地點 費用 通知
2015-01-10~2015-03-29跨日 09:00:00~21:00:00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一樓大廳

詳細介紹Intro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2015年開春第一檔駐館藝術家特展「異景—虛擬地景的原貌」,是由七位國內資深攝影創作者共同展出數位攝影藝術,他們在生活與旅行之間獲取靈感,透過相機捕捉原始地景,將瞬間變成為永恆,運用重組、排列及轉化手法,數位影像卻把永恆變成虛幻,呈現不同於觀景窗直視的原始視覺感受。

 

    傳統地景攝影是由主體的真、空間的實,透過創作者情感投射而構成的真實景緻;數位攝影藝術則打破傳統地景攝影的創作方式,透過電腦影像處理,抽離色彩、造型等元素,超脫文化、符號意涵,將原始地景風貌跳脫時間、空間的侷限,賦予創作者強烈的意象詮釋,在虛幻、荒謬的景色中尋找自我的精神象徵。

 

近觀七位展出藝術家之作品,江思賢—「妙境」:以自身為媒介,透過物質與氛圍的重整,以黑、白、雲、雨交織構成有形的造化。張仲良—「見山不是山」:在宣紙千褶萬皺所形成的層層山巒中置入人物安排,運用數位技術巧妙地呈現傳統東方禪意,見山而非山,見水而非水。全會華—「幻像」:藉由線條與色彩融合,交織出虛幻的抽象意境,在藍色的絢爛景色中,尋找自我的精神象徵。蔡文祥—「無題」:透過將海景重置,塑造表面脫離現實,構成一種隱喻,隱含在快門後的動機才是圖片的生命所在。呂良遠—「潮騷」:透過水石交融的擁抱姿態,刻畫出歷經歲月風刻、雨雕、海濤巧琢的岩紋,在亙古的時空流轉中,留下柔與剛、虛與實的美幻古石容顏。陳春祿—「童年—復刻與對話」:藉由拍攝孩兒的景物繪畫與自我對話,復刻作者褪色的童年風景。林添福—「混沌」:藉由手機拍攝天地混沌初開的自然朦朧景象,描繪天地的廣闊幽遠與萬物的恆久循環。

 

本次展出七位藝術家之作品共32幅,藉由數位影像創作表達他們對於「具象」和「抽象」的深層思索,在虛與實之間的遊走交錯,不僅能幫助我們擴張視覺領域,更能拓展未知的想像,在熟悉的風景中,激盪出燦爛的藝術火花。展覽期間特舉辦6場豐富市民講座深入淺出分享影像創作、數位攝影美學的內涵;廣邀民眾共享於其中,親近攝影藝術,欣賞地景攝影新美學,同時提醒人們關注我們居住的土地與身處的環境。

 

開幕茶會:2015年1月10日 (六) 14:30

參展藝術家:

呂良遠、林添福、陳春祿、蔡文祥、江思賢、張仲良、全會華

 

市民講座:

1/17        呂良遠      1. 野柳 ~ 眼見、觀思、磐古  2.  從紙的負片、銀鹽、數位影像

1/24        蔡文祥      當代攝影的多元特質

1/31        楊永智      照片可以改變世界-- 從戰地攝影記者看台灣新聞攝影

2/7      林添福      手機影像創作時代的來臨

3/7      江思賢      關於我的攝影創作

3/21        張哲榕    「無瑕的愛」想像世界中的風景創作

(週六14:30~16:30於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一樓大廳)

 

展名:「異景」 ─ 虛擬地景的原貌

時間:2015/ 1/1(四)~3/29(日) 9:00~ 21:00

開幕:2015/1/10(六)14:30

地點: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一樓大廳

休館日:每週一休,農曆過年2/18(三)除夕~2/23(一)初五休

指導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總策畫:全會華

策展單位:Taiwan Art Connection (TAC)

連絡電話:02-2388-0016

E-mail : tac.chuan@gmail.com

 

 

詳情請洽::

(TAC) 詹秀莉 0930-889-171 / tac.shiou@gmail.com /02-2388-0016

達人心得 / 攻略Experience

貼上部落格網址,分享超快速分享心得感想

參加過這個活動嗎?歡迎分享您的心得文!(只要貼上部落格文章連結即可)

留言版Comment

刊登單位Provider

已瀏覽過的活動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