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場倒數0
【佛光緣美術館】禪心-黃歌川達摩作品紀念展-封面
  • 【佛光緣美術館】禪心-黃歌川達摩作品紀念展-相關圖片
  • 【佛光緣美術館】禪心-黃歌川達摩作品紀念展-相關圖片
0人已提醒
有人看過人氣 2601

活動場次Event time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沒有進行中的場次

日期 時間類型 地點 費用 通知
2011-11-05~2012-01-08 每週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0:00:00~20:00:00 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南屏別院)
2012-04-12~2012-05-27 固定每日進行 10:00:00~21:00:00 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

詳細介紹Intro

→ 展出緣起

黃歌川大師曾這樣敘述自己繪製達摩時所獲得的靈感「畫達摩時,有時候會覺得有如天助,往往一下子就揮出神來之筆。」

達摩百態圖是他在經歷各種類型的藝術創作之後,因頓悟到禪的哲理與奧祕,決定以禪宗始祖達摩為主軸,用最大心力投注於「禪畫」創作。此次佛光緣美術館特為黃歌川大師舉辦「禪心-黃歌川達摩作品紀念展」,除紀念這位國寶級達摩大師之外,也藉由水墨線條的趣味及浪漫灑脫來傳達豐富的意境,將東方深奧的禪學思想推廣至全世界。

文建會列入戰後台灣美術史上前輩畫家之一,藝術創作生涯七十年。

應邀參加歷屆全國美展(免審查資格)、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的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西班牙現代藝術展等,國內外個展、聯展、國際大展,不計其數。

作品典藏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福建省美術館、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博物館、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日本Olympus(株),以及海內外私人收藏家、藝術相關機構及宗教界等支持與珍藏。

出版個人畫集計有,國立國父紀念館出版《全方位畫家黃歌川畫集-美學、潛能、禪機》、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台灣著名畫家黃歌川作品集》、《黃歌川畫集 -五大藝術研發與創新》、 《幽默.微笑.禪機 黃歌川畫達摩》、《黃歌川蠟染欣賞》、 《現代蠟染原作選集》、《黃歌川國畫畫集》、《多彩多姿 黃歌川多媒材創作》、《現代蠟染繪畫先 驅-黃歌川創作集》等。


→ 黃歌川 / 達摩 / 彩墨。
→ 展覽巡迴期間
● 2011/11/5-2012/1/8 佛光山南屏別院(高雄館)
開放時間:10:00 至 20:00 (免費參觀‧週一休館)
館  址:81357高雄市左營區忠言路28號6樓 (佛光山南屏別院)
電  話:(07) 5568016#1616.1601-3
傳  真:(07) 5560743
開幕座談會: 2011/11/5 下午2:30

● 2012/4/14-5/27 佛光山台北道場 (台北館)
開放時間:10:00-21:00 (免費參觀‧全年無休)
館  址:110台北市松隆路327號10樓之1 (松山火車站前站旁)
電  話:(02) 2760-0222
傳  真:(02) 2769-4988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佛光山南屏別院、佛光山台北道場
承辦單位: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台北館)

【黃歌川自序】
創繪畫新技法- 造藝術新價值
我自幼喜愛藝術,自覺俱有藝術創作天賦,讓我視繪畫為生命的一部分,故數十年如一日,無可遲疑,也未退怯,不斷地鞭策自我,奮發學習,精進功力,研發創新,以傳世為己任。

在技法與媒材運用上,摒棄舊規,自研獨創的畫法,繪畫工具與材料。畫作的構圖與佈局,盡力心思,用心念與意識,加上多年累積的深厚功力,才能揮灑自如。畫作內容求新,題材廣泛,技法獨樹。在自然之中,樹立了自我畫風與畫格,並以客觀的心態創作,令觀賞者賞心悅目。

藝術啟蒙期
少年時立志未來往藝術方向發展,深知務必培養與充實學識,因遇抗戰爆發,暫緩進入藝術專校學習,投筆從戎,參加國民政府戰鬥師資培訓班,結業後先調派民眾教育團,後調派民眾訓練團,執行宣傳戰務,巡迴全國各地,畫漫畫、編壁報、刻木刻、演話劇、編刊物,喚起國人抗敵鬥志,鼓舞後方士氣,穩固後方民心,保衛國土。抗戰勝利復原歸鄉,任公職兼創出版事業,後赴首都南京政府單位工作,公職之余兼報社記者。民國三十八年,奉報社之命,來台採訪新聞,兩岸斷航後在台定居。人生前三十載,在大陸成長茁壯,奠定了藝術啟蒙的基礎。人生後六十餘載,在臺灣落地生根,全心全力展開藝術創作生涯,至今仍然不息不休,奉獻於繪畫創作。

早期為美化人生而藝術
在台定居後,重新調整藝術創作方向,隨時代潮流,在不同的階段,採用不同的新式畫材,研發創新技法,挑戰自我極限,打破傳統束縛,進行改革創新,使每個階段創作的作品,都能展現全新且獨特的風格。

五○年代初創作是「為美化人生而藝術」。當時全球開始流行特殊攝影技術,我即投入藝術性攝影研究,並創作速描寫生、水彩畫、中國水墨畫等多項作品。當年臺灣缺乏良好彩色印刷技術,有幸轉向香港知名畫刊雜誌(良友、四海、中外、今日世界等)發表作品,將作品傳播至海外各地,達到宣揚中華文化之成效。

賦予蠟染的新生命—「冰裂紋蠟染藝術」的誕生
五○年代,我多次受邀參加國際美展,發覺西方人士對中國水墨畫,因認識不足,頗難接受,反而對「蠟染」極為欣賞與愛好,並視為足以代表東方神秘文化之藝術,這促使我投入蠟染繪畫創作。

傳統蠟染技法,需煮染料染色,製作十分瑣碎繁雜,冰裂紋難現。蠟染之美的精髓在於「冰裂紋」的呈現。為此我苦心研究改良,研發出革命性「冰裂紋蠟染畫」獨特技法,讓奧妙無窮的冰裂紋可以顯現,體現了蠟染之美,並賦予蠟染新的生命。我所研發的技法,可以憑自己的思想與藝術造詣,在取材與構圖方面,自由發揮創意,不再受限僅能繪製傳統蠟染常見的幾何或單純圖案,因此提高了蠟染的藝術價值。

為讓廣大世人認識冰裂紋蠟染畫之美,多年來在國內外各地開班傳授,並受邀前往韓、馬、美、加等地展出與表演,至今仍為推廣新法,留世傳承而奮鬥中。

提倡現代生活化禪畫-以畫弘法
七○年代,公職退休後,接受宗教洗禮,領悟生命真諦,醉心禪學研究。為回應 星雲大師推展人間佛教與禪生活化,走進了新的創作階段「為宏揚宗教藝術而藝術」,提倡現代生活化禪畫,以畫弘法。

以禪宗達摩法像為畫題,創造卡通化、趣味化、與幽默化的造型,加上現代藝術元素。不同於傳統畫法,自立風格,塑造出達摩千姿百態的造型,顯現禪畫新面目,提升現代繪畫藝術在宗教藝術上的價值,充實藝術內涵。透過現代生活化禪畫,讓更多的世人,認識達摩祖師,進而親近生活化禪學,實現臺灣成為「生活禪」的誕生地,流傳於五大洲,照耀全世界的心願。

為追求藝術自由而畫-多媒材創作
繼禪畫之後,我再次嘗試新的創作「為追求藝術而畫」。九○年代,國外新發明水性顏料取代油性顏料,顏色多彩,紙或布可做為畫材,掀起全球藝壇「多媒材」風潮,臺灣美術界也搭上新潮,隨風起舞。我以風景文物、荷蓮、向日葵等為畫作題材,運用西洋畫具,選擇非紙非布當畫布,以特殊材料作畫,創造另類畫風,使作品呈現活潑,美妙多姿,充滿生命力。

我尤愛畫荷蓮。荷蓮被佛家視為聖物,象徵純潔淨心,淨化心靈,修心養性。我繪荷蓮採用幻象派的構圖,結合現代水墨的渲染技法,運用多媒材工具與材料,創作出三度空間與幻象派抽象的荷蓮作品。靈動的筆觸與線條配合,畫筆飛躍,有如行雲流水般,形成新象,讓人們產生奇特視覺效果。

提倡中國水墨畫油彩化,呼籲為共同為中國水墨畫,成為世界繪畫藝術而努力
近年,我大力進行中國水墨畫改革,提倡「中國水墨畫油彩化」,為傳統水墨尋找未來發展空間,開拓新的出路。用西方的材料與技法,以布代紙,以油彩代墨 汁,翻新改造,歷久彌新,似同東菜西材,不但匯聚東西方藝術的特色,亦吻合時尚風貌,讓中國水墨畫朝向國際化,登堂入室西方藝術殿堂,為中國水墨畫創造嶄新的歷史價值。

中國水墨畫油彩化為必經之路,深感使命重大,今用自己的作品作示範,呼籲同道好友支持與回應,共同努力讓中國水墨畫能夠與西方油畫並駕齊驅,成為世界各地藝術家樂於創作的世界繪畫藝術之一。

終身奉獻藝術,完成服務人生之基業
身為藝術家,一生奉獻藝術創作,達六十餘年之久,自感背負使命,不敢懈怠,日以繼夜,埋首創作。作品種類多且質精,計有冰裂紋蠟染畫、達摩百態禪畫、油畫、國畫油彩化,以及荷蓮向日葵多媒材畫等。

作品流通四海,無遠弗屆,創造個人成就與奇蹟,完美地完成了服務人生之基業,帶給眾生欣賞作品之喜悅,感到無比安慰與滿足。

達人心得 / 攻略Experience

貼上部落格網址,分享超快速分享心得感想

參加過這個活動嗎?歡迎分享您的心得文!(只要貼上部落格文章連結即可)

留言版Comment

刊登單位Provider

佛光緣美術館

佛光緣美術館

聯絡人

曾巧文

聯絡電話

07-6561921 #1438

聯絡信箱

手機號碼

0915-88616

主辦簡介

佛光緣美術館正式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元月,開始運作則是在 二月份,首檔是為籌措佛光大學,在宜蘭礁溪林美山設校所需的十三億經費而做的義賣,這個因緣是來自於佛光大學,因此以「佛光緣」為名,也算是佛教與藝文、學術結合的一樁美事。

一九六九年,佛光山寶藏館尚未興建,星雲大師於各處弘法時,常常留心佛教文物的蒐集,為讓參觀叢林學院的信眾也能觀賞佛教藝術之美,認識各國佛像之不同,因此,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寶藏堂成立「佛教文物展示」,但因早期迫於經濟窮困,星雲大師往往在旅行中省下飯錢,以充購買之資;為了節省運費,他總是忍受手痠腿麻之苦,千里迢迢親自將石雕佛像捧回,甚至因此遭受同道譏議,認為他是在「跑單幫」經營生意,也從不加以辯解。因為他總是說:「所有這些館內的一品一物,無不是我多年來苦心蒐集所得。雖然成立以來,年年均因維護費用的龐大開銷而入不敷出,但是,從來賓讚許的聲音及眼神,我更肯定了多年來的信念。」 (摘錄大師著作《往事百語》)

在佛光山道場成立佛光緣美術館,一直是星雲大師的心願,大師曾說:「目前在佛光山已設有兩座美術館,但是我的理想是建一座可以傳揚千秋萬世的佛教文化藝術館,裡面的收藏不但可以媲美故宮博物館,亦能集教學、展覽、收藏等功能於一體。」藉由佛光大學的成立,是因緣成熟之後的呈現。「以文化弘揚佛法」是佛光山四大宗旨之一,佛教與藝術結合,也是佛光山道場設立的目標。目前為止,分別在國內台北、宜蘭、屏東、高雄、台南、彰化、海外澳洲、美國、馬來西亞等地開設了十所美術館。未來,佛陀紀念館、台中惠中寺、台南南台別院、高雄南屏別院也將增設佛光緣美術館。

已瀏覽過的活動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