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Intro

一、闡揚理念,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1.成立出版社-出版《人本教育札記》月刊

          《人本教育文庫》數十冊
         《快樂新父母系列》有聲書
         《家裡的森林小學》有聲書
         《數學想想》期刊

 

2.舉辦寒暑假森林小學、森林育兒童營隊、親子營系列活動
 
  沒有「哨子」與「口令」的團體生活,以普及森林小學教改理念為宗旨,設置高達一比五的師生比例,帶隊人員經人本理念培訓,首創懇親會與讚美集做法,深刻影響的家庭不計其數,有將近1/2的家庭會持續參加。

3.開辦父母、教師、青少年成長班,以及森小師資培訓、新鮮教師營、人本義工培訓

    1989率先開辦的有別於媽媽教室的父母成長班,帶動了父母成長風氣,如今「成長」已成為台灣社會的「流行」。

※成長班、培訓課、森林育營隊等活動每年定期舉辦中。

4.發起「與孩子們立約」社會運動
  
  1993年發起「與孩子們立約」社會運動,呼籲成年人為自己與現在及將來的孩子們立下不打罵的誓約,並致贈《愛的手冊》。一年之內超過2萬民眾主動參加立約,愛的手冊到現在已被索取超過10萬本。體罰,雖然到了二十一世紀初,仍然禁之不絕,但已不再那麼理直氣壯,立約的形式或許慢慢地消逝,但「不打,可以怎麼辦?」的思考卻開始慢慢地擴散。
※愛的手冊再版印製中,歡迎索取。

 

二、促進改革

  1.設立教育申訴專線
 
  「教育正常化申訴專線」,接受老師家長及學生的申訴,協助敦促學校落實常態編班、不體罰、不言語傷害..等政策,爭取合理的教師教學自主,以及行政工作分配..等等,必要時透過教育行政單位或輿論反應,促成有效的溝通,正常的教育。

  2.進行「國會遊說」工作

  透過影響與結合立委,相繼通過了改造教育環境所需的重大法案:如刪除教師法中的罰條款阻卻體罰合法化、修正國民教育法與私校法確立私人興學與校園民主化、並使小班制成為政策等等。

  3.參與發起大型教改活動-「救救下一代--降低中小學班級人數」
              「四一O教改遊行」
              「九二七搶救教科文行動」

  4.發起新家長會運動

    5.與地方政府簽定「跨世紀教改協議書」

  6.推動成立「國中校園支援系統」  

    7.針對各項教改議題舉辦公聽會或記者會




 ‧三、研究發展

 1.發展人本教學法
 
 
與牛頓出版社合作,出版小學數學教科書,是開放審定本後,唯一具有特色的民間版 本。2001年9月,開始出版數學想想期刊。

 2.研擬教改對策
 
 在各項教改活動中,本會皆積極參與,提供教育改的行動方針與策略。廣義來說,教育改革成為朝野共識,是正確教改行動的必然結果。

 3.落實九年一貫教學創新的真正精神
 
 「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方案,於2001年9月正式開跑,即使不斷辦理研習,各界仍然有許多疑慮,人本與教育部合辦創新教案徵選、舉辦教師營,希望藉教學創新這活水,活化又僵又填的教育。由於多年從事「人」的工作的心得,人本研習營特別與眾不同,參與的老師說--從來沒有研習課讓人覺得這麼感動,熱烈詢問希望成立教師工作坊,延續教學討論。



 ‧四、擴大關懷、服務人群、重建台灣社會

 1.設立小飛俠青少年專線(02)-29848114

 2.設立人本教育諮詢專線(02)-23623645

 3.舉辦各種親子講座、討論會、演講(歡迎合作舉辦)

 4.推動「花蓮原住民社區教育專案」

 這是一個專為原住民社區籌募教育文化基金的活動,協助該社區對外募籌建圖書館的經費及捐書,並以圖書館為點,推動教育工作。目前已有三棧社區、加禮洞社區、鶴岡社區。

※持續接受捐款及捐書,預計完成十三座社區圖書館。

 5.搶救蘇建和等三死囚,發起「反刑求,救無辜,重建司法正義」活動

 為搶救於1991年因刑求逼供、無辜入獄死刑定讞的蘇建和等三個年輕人的生命,發起「反刑求,救無辜,重建司法正義」的活動,使當局不敢輕率執刑,並出版「讓他們活著回家」一書。司法不彰,刑求逼供、缺乏證據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及法界的深刻關懷及討論。

 6.發起五月民運
 
 從「504」、「518」兩場大遊行,到「524」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為台灣守夜,1997年台灣的人民走過了整個五月,也漸漸走出從劉邦友、彭婉如、白曉燕案加諸在身上的恐懼、驚慌與憤怒。五月,民眾深刻體驗到自己的力量;五月,台灣的社運團體結合起來了,從各領域專注的努力當中走出來,走在一起,為台灣走出一條踏實的路來,是台灣社會力的空前展現!

 7.台灣之子公益基金

 8.辦理高雄三民西區綜合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9.籌設三重青少年館
 
 三重天台幫與西門萬國幫的拼鬥,透過電視畫面的呈現,令人印象深刻。2001年3月,一位熱心的札記讀者無償提供位於三重社區的房子,經過多位知名建築師的規劃,一座專為青少年設計的社區中心成形。

 ※青少年館於2001年底開幕,從此有了據點,展開與黑道爭人的長期教育工作!


 ‧五、落實理想

 1.創辦森林小學

 突破私人興學的重重限制,鼓勵了更多抱持不同教育想法的人興辦理念學校,深刻的發展了人本教育在實務上的方法,森小如今益發成熟茁壯,成為體制內外理想教育的指標。

 ※如欲進一步了解,歡迎索取森林小學入學說明書。

 2.成立「全國公民大學籌備委員會」公民大學

 1998年參與推動成立台北文山社區大學,半年後交予原社區大學籌備會管理運作,另成立「公民大學推動委員會」,在台中縣大里市開辦第一所公民大學,2000年9月,成立第二所公民大學「台中縣海線社區公民大學」。

 3.創造性的教育重建計劃

 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震,1個半月內人本號召了上三千人次投入災區,在每一條街上,在傾斜的大樓之間,我們做著所有能做的事;之後更以「創造性的教育重建計劃」,在八所學校進行「技術認養」,分別在東勢和埔里成立了長期工作站,進入學校和社區,把教育改革的理想落實在重建過程裡!


舉辦活動Event

主辦單位Info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新竹分會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新竹分會

單位網站: http://hef.yam.org.tw/

聯絡電話:(03)  5542322

傳真: (03)  5542321

地址: 華興街136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