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園別館約興建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約日治晚期1942年,民國31年間,原為日本海軍兵事部辦公室,四周因老松林立、環境清幽,故而得名。
日本戰敗撤退後,民國36年改由陸軍總部管理、陳誠青年軍駐守;後又成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66年改由國有財產局所有,67年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由於松園地理位置優越,可遠眺太平洋與海岸山脈,園內又有百年老松成群,89年7月13日由花蓮縣政府設定為「歷史風貌專區」,並展開整修。
松園在民國90年獲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補助後,進行設施整建與各項活動規劃,包括文學講座、裝置藝術展覽等,與在地民眾進行交流,最後於91年9月23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並在隔年11月14日宣佈正式對外開放。
松園經過修復活化利用後,呈現另一種歷史風貌,變成一個與市民共享、並且具歷史感的場所,定期引入小型的、溫馨的、與空間環境對話的藝文活動:如人文講座、小型創作展、小型表演活動,盼望讓在地居民及遊客能享受松園有如「自家客廳」般的人文藝術氣氛。
目前,松園除主體建築一、二樓可作靜態展覽與座談研習活動外,尚有側棟(目前為紀念品販售店,提供松園獨賣之紀念品)、後棟(松園餐坊),及小木屋(可作小型劇場與研習活動),戶外另有一表演平台(詩歌劇場),提供多面向的展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