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cer,過去長期在唱片行、外文雜誌書店工作,後來也經營過自己的唱片行,總沒日沒夜地奔波於電台、唱片行和雜誌店之間,在他的印象裡,沒有只做一份工作的時候。由於對於音樂和閱讀的熱愛,讓Spencer無法割捨,最後終因六年前的一場爆肝倒下,在反思生命之餘,他也思考,「我若走了,能不能留下些什麼」。
延續事物的價值
過去在淘兒唱片行擔任副店長時期,敦南誠品還未搬到現址,台北創意人總在淘兒流連忘返。當時的Spencer負責西洋部唱片和外文雜誌,不懂英文的他,從整理雜誌、包書套、到與客人對話的過程中,漸漸學會閱讀。
後來在雜誌瘋工作的某天,一位服裝訂製師傅上門找資料,表示有位客人向他指定電影澳大利亞中妮可基嫚的某套戲服,而這件戲服只在當時日本版VOGUE裡一個小別冊中刊載過。但那本雜誌卻已經售罄。過了兩天,Spencer在朋友的咖啡廳裡恰巧看見了那本小冊子,他向朋友要了過來,送到師傅的工作室,師傅沒在,他留下了雜誌;過了幾天,師傅送水果來道謝,而Spencer剛好外出,同事便代為收下。得知此事後的Spencer,又特意再跑了一趟師傅的工作室,表示舉手之勞無需言謝,沒想到師傅又再次道謝,感激地說Spencer幫他接到了一筆20萬的訂單。這件事情在Spencer的心中投下了一顆震憾彈,「原來東西交到更需要的人的手上,它能產生的價值就會變得更不一樣。」於是Boven的種子便從此刻起,在Spencer的心中悄悄萌芽。
與紙本共譜生命記憶
後來經過客人的輾轉介紹,結識當時正在籌備中的白鹿洞仁愛圓環店,於是Spencer與他們展開長期合作,外文雜誌區的書源由他提供,合作四年多以來,架上約有一百多種雜誌。期間他也為熟客店家親送雜誌,後來逐漸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服務,為髮廊、咖啡廳等商業空間提供雜誌定期租換制度,解決了雙方的庫存和預算問題。於是,愈來愈多的創意界人士只一想到雜誌就想到Spencer,也因此讓他結識了Boven現址的房東,「一切都是緣份」Spenc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