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然材料的手工技藝, 噶瑪蘭族的香蕉絲工藝文化真是很特別, 我們都喜歡吃香蕉,不知道還可以拿來做這樣的編織。
文章來源 噶瑪蘭族的這項工藝是台灣原住民中獨一無二的特色,這次特定來體驗。 位於花東海岸公路的豐濱新社,這邊不只是有蔚藍海岸,無敵海景之外。 這裡的小鎮小地方,正努力將這項工藝發揚光大。
從花蓮市區的方向走台11線,往南部走。 抵達豐濱的新社鄉,右手邊就又這個招牌。 其實不是很顯眼,後面再和大家清楚載名地址。
從這個斜坡上面,20公尺就到了喔。
到了
這個小小建築物,就是主要在這邊整理香蕉材料以及可以DIY的地方。
在製作香蕉絲之前和大家看一下香蕉絲取下來之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曬乾 剛開始整體的打開晾乾
晾了一段時間後,會整理一下集中一些,綁成小捆。
剛開始有點水分的香蕉絲 曬乾之後,就會變成上面一綑一綑比較乾的狀態。 這個就是準備可以編織的材料。 好了~~~看完材料之後。 我們的第一項體驗是=>怎麼取得香蕉絲。
我們常吃香蕉,不知道認不認得這個, 這個就是香蕉的樹幹。
取下來之後,樹幹有點水分。 剝去外層的皮之後。 理層可以這樣一塊一塊的切分下來。
接著每塊都可以用刀子小心刮出好幾片的組織。 看起來就是很水嫩的皮。
以上前置的加工,都是這邊的熟練的媽媽們用的。 接下來才是遊客體驗的第一個取香蕉絲。 超級可愛且健談的媽媽,當場示範一下。 示範完畢,就換我來用用看。
這塊片狀的香蕉塊,都有一些組織以及一些濕濕的水份。 有點像是厚一點蘆薈,再比蘆薈硬一點。 外皮就滿強嫩的感覺。
一刀刷下去,乾淨俐落。 開始刮出不要的組織。 香蕉絲的絲步即將產生出來。
換到小生試試看 初次拿刀,很遜,深怕把香蕉就這樣切斷~~~ 哈哈 刮不動
可愛的媽媽說:ㄟ 年輕帥哥~~~腳踩緊一點 這樣整個香蕉外皮就不怕刮斷了
我說 我踩很緊了啊 我還是不太會 突然開竅~~~ 咻~~~刮下來~~~乾淨俐落 哈哈
可愛媽媽桑說 ~~ 很好 可是~~~沒刮乾淨 我來幫你 一回生二回熟 這個是很特別的體驗~~~ 原來外皮有堅強的組織,將內理稍微多餘的皮層和水分刮除 然後就可以拿去曬乾~~~ 最後可以拿來作編織成各種織品 有包包啊和一些藝術品。 完成 ^_^ 接下來 換手 拿香蕉絲去編織可愛的小飾品 這個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體驗 我們前腳到的時候,就有一群小朋友到這邊像是校外教學的感覺正要離開。
來吧~~開始邊邊看。
這邊是室內編織教室。 應該可以容的下20來人吧~~~ 所以有點規模的團體應該也可以來體驗。 但是都需要事先預約。(但是星期六日好像是休息喔)
老婆大人去體驗,手比較靈巧的去體驗。 我剛剛刮完香蕉絲了,我休息一下。
這個是傳統的織布機吧
蝦咪~~~編好了
其實這個不會太難,這邊的指導老師會細心跟你講, 一步一步的教學,怎麼去綁去編。 大約20分鐘即可完成。 所以預留個1個小時,來這邊刮香蕉絲和編織小藝術品,是不錯的體驗。
這邊的人很悠閒,就這樣在樹下做起來美工。 就這樣一下子就用出了像是原住民的圖樣感覺。
從香蕉的種植、砍伐、刮絲、晾曬、分線、捻線、繞線, 再到最後的編織的程序,累積了深厚的技藝文化。 很特別的DIY。
這邊風景之好,問這邊的阿牛就知道。 曬的這麼黑的阿牛,多舒服啊 啊~~~不好意思 開玩笑的,它原本就是黑色的健康牛啦
文章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