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動作] 《潘恩 航向夢幻島 3D》-- 急躁的男孩

[複製網址]



當初耳聞華納兄弟邀請喬萊特拍攝全新的《小飛俠》真人電影,原以為會是一次很新鮮的組合,甚至期望喬萊特能將他形塑珍奧斯汀文本時的細膩和情感,帶進《彼得潘》的視野,使「拒絕長大」的命題更添悲淒。握住童真緊緊不放可以是多麼的哀傷和糾結,永遠背棄成人世界是多麼不負責任的頑固,但顯然這都不是《潘》意圖傳達的,從前的大人希望孩子維持單純,因為那時候社會沒有過多複雜的價值觀,但時代變了,時間的碼錶跑得更快,無須長輩的催促,孩子們早已急著確立自己的定位。

彼得的「潘」有了不同的詮釋,這不只是一個男孩的姓,而是一個男人的稱號,是夢幻島的印地安族人口中的「勇士」,彼得認定自己與眾不同,也積極想證明自己的「特別」,接著按照好萊塢信奉的「英雄旅程」奧義,喬瑟夫坎貝爾的《千面英雄》理論第N度派上用場,平凡世界、歷險召喚、拒絕召喚、睿智恩師、試煉與盟友... 回歸之路等十二招屢試不爽的戲劇結構重組堆疊,男孩最後學會了堅強,並解決了「自我認同」這個很傷荷爾蒙的麻煩事。

《潘》並不全然要你當個只想活在夢裡,打死不睜開眼睛的賴床鬼,它真正的用意,比較像是督導你「在玩樂之前,請記得先寫完你的功課」,你如果想見你的母親,那麼請證明你真的是媽媽心中的乖寶貝(甚麼 ? 你說你不會飛 ? 媽沒你這不成材的壞孩子)。彼得潘和夢幻島已經不是小孩玩耍的藉口、無法割捨童年的浪漫,反倒變成了家長的育兒教條;孩子急著想長大,夢境夕陽不落下,我想成長,但也想玩耍,唯有夢不落帝國,容得下我的願望。

其實《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就是個古典的童話故事,這讓我更加滿心期待喬萊特所構築的夢不落冒險,只可惜他那份陰鬱的文藝氣質並沒有被移植到《彼得潘》的文本之中,但有些時刻,似乎又能從休傑克曼的黑鬍子船長身上嗅到一絲最初所預想的哀傷,當他用誠懇卑微的眼神看著彼得說 :「你是來殺我的嗎 ?」,我以為黑鬍子會是個等待拒絕死亡、乖戾又悲情、背後有很多故事的男人,但隨著劇情的推展,我被迫必須接受事實,好吧,他真的就只是一個情緒管理很差的帝國主義者。

我很訝異,一個拍出《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這樣異色寫實風情、把化學兄弟的音樂風格完全融入自己電影的男人,談起兒童文學竟是如此的保守,甚至連以往熟悉的長鏡頭我們也無緣得見,只能看他乖乖墨守主流商業片的公式,偶爾若有似無的在這趟旅程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小小印記,並運用他自幼對藝術繪畫的敏銳度為電影勾勒精緻的服裝設計,以及斑斕瑰麗的美術場景,而觀眾對喬萊特掌握動作場面的高度期盼,在片頭孤兒院綁架戲的華麗開場落幕之後,也便就此打住了。

魯妮瑪拉飾演虎蓮公主的選角結果,在電影上映前曾引發小小的種族爭議,畢竟讓一個白種人演印第安人,觀感上難免突兀。不出所料,魯妮的表演果然無法讓人信服,當她和片中所有的印第安臨演出現在同一個畫面時,那情景真的是極其詭異,這就和路易絲分不出沒戴眼鏡的超人和戴了眼鏡的克拉克是一樣的道理。但這不代表憑魯妮瑪拉的實力無法演好一位道地的印第安人,原因得歸咎於好萊塢不想讓非白人臉孔在自家的全球大範圍公映的主流片中擁有「主角份量」的曝光度,魯妮瑪拉要的只是想藉一部商業片提高自己的價碼,無奈卻淪為好萊塢工業政策對外的替死標靶。

另一個「種族混亂」的是把英國人演成德州老粗的蓋瑞特荷德倫,那口硬裝出的英國腔簡直不敢恭維,誇張老土又做作,渾身盡是一股不知打來的牛仔味;英國童星的表演底子很少有令觀眾感到不自在的時候,但萊維米勒卻是十分匠氣,每一個情緒總是非得做的非常過火,光顧著施力,卻不懂得收。

散場後唯一博得掌聲的,似乎也只有約翰鮑威爾一人了,《潘》是他繼去年的《馴龍高手2》後唯一的一張原聲帶作品,鮑威爾充分發揮往常在動畫片中營造的歡騰氣氛,為《潘》精心妝點豐富活潑的音樂性;Track 03海盜船劫持的「Kidnapped / Galleon Dog Fight」熱鬧俏皮的節奏,不失為一首盛大的序曲;Track 17的「Flying Ship Fight」與 Track 20的「Fetching the Boys」則極富層次和轉折;休傑克曼更在Track 05「Smells Like Teen Spirit」中哼上了一小段;莉莉艾倫為本片獻唱的兩首主題曲「Little Soldier」和「Something's Not Right」也補足了電影未能詳述的情感。正片帶給你的失落,約翰鮑威爾用音樂填補你所有的遺憾。


喬萊特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卡拉迪樂芬轉型演員後的第一部電影,這次客串幾顆鏡頭扮美人魚也算是捧同鄉好友的場。



想看我的更多影評,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訂閱喔: https://www.facebook.com/filmisland?ref_type=bookmar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