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去旅遊,多去旅行-你屬於哪一種?
旅遊是一種消遣和消費的過程,花錢享受異地的風光、風情、美食和服務。有人說旅遊就是從你活膩味的地方到別人活膩味的地方去。講究什麼呢?講究走的順利,住得舒適,玩得開心,食得美味,購得稱心如意。講究這些時,一遇到飛機 誤點,旅館髒亂,景區擁擠或者是颳風下雨,購物挨宰等等,便會怒氣衝衝,怨天尤人,覺得十分掃興倒楣。
旅行則是一種體驗和感悟的過程。體驗自然,感悟人生,不懼怕遭遇雨雪風霜和艱難險阻,把一切都視為人生的一種經歷,一種體驗,隨遇而安,始終保持著平和的心態,沉著應對,這就是旅行。
旅遊就像速食一樣,將景區、景點作為集中目標,恨不得省略一切過程快速到達,以了卻此生到此一游的心願。所以我們國家才出現了什麼N日N國遊,只有在浮華的社會,這樣的項目才會大受歡迎。
旅行如品美酒,要調整心態,放慢腳步,更注重的是漫漫旅途中的細細品位和觀察,以獲取新知。所以也可以說旅行沒有終點,行者永遠在路上,正因為如此有別于旅遊者酷愛的高檔、奢華、星級標準、服務設施和世界知名人頭攢動的旅遊勝地。旅行者鍾情于人跡罕至的荒野荒原,深山大川,天涯海角。儘管旅遊者和旅行者也常常狹路相逢,但從外表、裝束、音容相貌到精神氣質,心理心態都差別甚大。
旅遊之所以是從你自己活膩味的跑到別人活膩味的地方,那是因為心被功利和物欲所束縛,所以不管跑到哪兒終究是一個膩味,高興不起來。只有當心是自由的,才能走到哪兒都有美的發現,都有行者的快樂。有一個旅行者,寫了一本書內容說的是心被欲望禁錮就不會有快樂,心永遠在探索新 知,生活才會充滿奇趣與快樂。
旅行在一個人獨行的時候,會有獨特的眼光和思索。相伴而行時,可以彼此分享與交流,而令人身心愉悅的自然風光和異域環境,又使行者容易敞開被城市禁閉的心扉,彼此深入溝通瞭解。因此,伴旅往往能夠成為長久的知音、知己。這和旅遊中的所謂一夜情和豔遇也是完全不同的。
旅遊者選擇的旅伴常是曇花一現,遊過之後各奔東西,彼此忘卻。古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認為把讀書和旅行結合起來可謂理想和完美的人生,實際上旅行如人生,人生也是一次長途旅行,有一位叫馬賽•普羅斯特的學者說: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發現新的領域,而在於擁有新的目光。我們也可以說真正有價值的人生之旅 不在於擁有權勢或金錢,而在於擁有精神、智慧和道德的力量,讓我們少去旅遊,多去旅行。
剛開始對於旅遊和旅行有些不解其差別之意,看完文章後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什麼。
那麼你屬於哪一種?喜歡短暫歡愉的旅遊還是沉澱心靈的旅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