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通主編

夢想 橫衝直撞?誤打誤撞?

也許我們已能清晰地闡述夢想的輪廓,
也許我們已為它算盡如意算盤,
但仍難以接受過程中不可避的擺動,
也學不會正視每一個不可逆的決定。

築夢、追夢、圓夢,
五位青年領袖-看似截然不同的過程,天南地北的領域,
我們應該從中攫取的,其實沒有那麼不同。

故事說久了,不會成真。夢想也是。
請細數在這不多不少的歲月中,你為自己準備了哪些材料?
希望大家都能將這個名為「夢想」的東西,成為今日的希望與明日的現實。

世上只有兩、三個人類故事,這些故事一次又一次,不斷重複...

取自《啊,拓荒者!》

對我來講「突破」這件事情就是「破」,在人生中只是一個很平常的發生。

AGI國際平面設計師 / 聶永真

分享 聶永真

無論藉由作品認識他,或在最近服貿議題看到他的名字,聶永真都是一位設計偶像。自2012年申請進入AGI組織,到近期公眾議題的協助,聶永真始終在尋求更高的挑戰,在大家還在思考如何再上一階的時候,他不但找到了答案,甚至已經站了上去。

ㄧ、有些學生可能正式邁入大學生活後,才發現當初選的科系並非興趣所在,我看到您大學時代經歷重考,堅持要唸台科大的商業設計系。您那時就很清楚自己未來想做的事情了?

畢竟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一樣,但我覺得你在哪個時間點開竅,你就要下定決心做那件事。

更多

二、您覺得創作的歷程中,遇到第一個認為需要「突破」的關鍵是什麼?

對我來講「突破」這件事情就是「破」,在人生中只是一個很平常的發生。

更多

三、身處網路時代,很多人可能會選擇多媒體設計這方面的領域,您一直在做平面設計這塊,算是堅持還是興趣?

不要擔心或害怕主流的傾向,選擇讓你感到最舒服、踏實的去做吧!

更多

四、您覺得自己的創作是否經歷了階段的演變?是否遇過一些造成轉折的事情或想法?

從原本的獨善其身,現在我希望設計能更經濟的讓人們擁有。

更多

五、可以幫我們舉一個之前協助過的社會公共議題的例子嗎?

日益成熟的設計師,真的會對環境投入更多的思考。

更多

六、能否分享一下這次服貿議題在紐約時報的【Democracy at 4am】設計嗎?關於作品理念的部份。

那片黑就是凌晨四點的黑。

更多

七、近來青年比較多的狀況就是非科班出身,但想進入某個領域,所以想請教您對於平面設計的自修與進修有什麼樣的建議嗎?

天份資質真的因人而異。

更多

八、近期有什麼主題或計劃可以分享給大家嗎?

《Re_沒有代表作》將會有一本內容幾乎不一樣的再版。

更多

九、對於參與這次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您有什麼想法嗎?譬如希望提供自身經驗,或是增加青年間、各領域間的交流等等。

我願意支持年輕人。

更多
與國際青年對談 在全球青年領導力會前高峰會
與聶永真面對面 在台灣50大青年影響力巡迴展

別讓「刻版過程」侷限了自己,找到獨一無二的走路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安排式童趣攝影師 / 王建揚

分享 王建揚

家是組合與拼湊物件的場域,無論我們挑選或擺放,本就源於創造私密空間的本能和對空間的想像。初見小羊的作品,便覺得也許我們都需要更繽紛的私密異想,滿足對私空間的各種渴望,我想也因為這樣,小羊的作品才那麼受到大家的喜愛吧!在最日常的場域誕生的非日常畫面,似乎也暗示著可能的無限。

ㄧ、現在年輕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非科班」出身,我們知道您大學時代其實是美術系的,所以想請教您是用什麼方式自學攝影的呢?

也許就因我非科班出身,才讓我可以一直用「感覺」在拍攝。

更多

二、自學期間遇到的第一個覺得需要「突破」的關鍵是什麼?曾有想要放棄的瓶頸嗎?

持續拍攝只能說是「走在這條路上」,但離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走到哪裡去,是完全不同的事。

更多

三、我們知道「宅系列」是採「安排式攝影」的方式,您對這樣的手法有特別偏好嗎?它會是您一直想走的路線嗎?

劇場的感覺、遊樂園般的歡樂,還是比較吸引孩子氣的我。

更多

四、請問您是如何安排畫面和構圖?是隨機的嗎?

我會不斷檢視照片,藉此確立我的想法和方向。

更多

五、請問您為什麼選擇拍攝裸女呢?「宅」和「裸女」的連結於您而言是什麼?

我喜歡「裸」創造的衝突感,如我前面所說,我一直都很喜歡「劇場」的感覺。

更多

六、您一直都使用「宅」這個主題,曾否思考過還有哪個字或詞也可代表這個系列的理念?

我一直是個對文字不在行的人,就讓作品為自己說話吧。

更多

七、近期有什麼新的主題或計劃嗎?可以先分享給大家嗎?

最近都在畫畫和做一些裝置藝術,帶點賭氣似地,希望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我。

更多

八、對於青年「實踐」夢想的過程,您有沒有什麼心得想提醒大家?

別讓「刻版過程」侷限了自己,選擇最適的路來走。

更多

九、藉由這次AIESEC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您希望青年朋友關注/聚焦在什麼?

要知道自己「走路」的方式,成功絕對不是經指點而來。

更多
與國際青年對談 在全球青年領導力會前高峰會
與王建揚面對面 在台灣50大青年影響力巡迴展

很多事情你只要觀察就好,不一定要喜歡,把它加入你的生存能力,不需要加入太多價值判斷。

療癒系插畫藝術家 / 包大山

分享 包大山

插畫於我的印象,是充滿幻想與文字寓意的圖像,變形的、畫龍點睛的,近期則帶點療癒或諷刺,和環境氛圍既重疊又呼應,即便不曾深入觀察,也能感受到插畫和世代關係的貼近。結束這次與包大山的專訪後,有一段討論讓茉莉印象深刻,是談到青年族群利用時間的心態,或許多方嘗試這件事被過份放大了,而導致專業累積的不足,當然嘗試是必須的,兩者之間也沒有對立性,但如果時間是最公平的資產,嘗試和累積都是要隨時檢視的指標。

ㄧ、我自己身邊的繪畫人,部份是從小科班出身,另外一部份就像是天生的塗鴉高手,您自己是什麼原因開始動筆畫畫的呢?後來將插畫確立為「創作」的契機又是什麼?

也許「肯定」就是一個契機,插畫不只是朋友間覺得可愛的小東西。

更多

二、您創作初期似乎是在一個比較舒服自在的環境下,後來有遭遇任何感到較需要「突破」的關鍵嗎?

當我深刻認知到插畫真的是一門專業,自此插畫的「目的」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更多

三、我覺得您的作品較貼近療癒系、小清新的氛圍,請問您一直是這樣的風格嗎?還是也有過作品階段的演變?

我把每一次的作品都當作另一種形式的進修,當然相對地,自然也會將心態體現在作品上。

更多

四、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個您一直想實現的計劃或夢想嗎?

夢想的一半是憧憬,另一半是要能接受對未來的失望。

更多

五、您平時尋找靈感的方式是什麼?也給初期創作者們一些建議吧。

把周遭事情所引發的想法一一存下來,簡單存著就好了,因為你會記得真正深刻的事情。

更多

六、您目前身為一位全職的插畫創作者,能和我們談談該領域創作者普遍的困境嗎?

插畫應該被當作一個需要抬高價值的「創意產業」。

更多

七、近來投入插畫創作的人的確有漸增的氛圍,城市通站上也多了許多插畫相關的展覽。想請教您對於插畫創作的自修與進修有什麼樣的建議嗎?

與其如法炮製,我建議一切要回到自己身上。

更多

八、前面您有提到,接踵而來的肯定更像是一路推著自己前進,插畫從設計課加的小插圖,到現在甚至成為您的個人表徵。如今插畫於您而言是什麼呢?

它就代表我這個人,甚至是我和別人談判的籌碼。

更多

九、藉由這次AIESEC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您希望青年朋友更關注/聚焦在什麼?

與其煩惱能不能過嚮往中的生活,不如煩惱自己是否具備競爭力來過那樣的生活。

更多
與國際青年對談 在全球青年領導力會前高峰會
與包大山面對面 在台灣50大青年影響力巡迴展

從前我們因科技而疏離,這次讓我們因科技再次拉近距離。

邱彥錡/台灣驕傲LINE whoscall總經理 / 邱彥錡

分享 邱彥錡

茉莉本身也曾進入新創事業,對此在這次專訪中「靠品牌做事」的說法頗有感觸,身處大公司或集團內部,有時的確很難認知自己做事的著力點,但當進入一個新創事業,做事的後盾、個人價值的定位便輕易見真章了,究竟倚仗的是自身的能力,抑或大公司的招牌?結束這次專訪,你會發現如今的科技業,需要更多的熱情和信念,保持與「人」相關的敏銳度,要知道所有新商機都將在這裡發生。

ㄧ、因為您個人非常年輕就創業,可以分享一下創業前的工作歷程嗎?也讓大家了解一下您累積的過程。

當你發現自己的學習曲線已趨於平緩,就差不多到了該轉換的時機。

更多

二、有些事可能還是需要契機,或是夥伴間的牽引,您當時選擇創業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別人會聽我的建議,到底是因為我這個人,還是背後的那塊招牌(IBM)?由此我會一併深思自己的定位究竟在哪裡。

更多

三、您對於想要創業的青年,甚至是更年輕的學生們,有什麼實際作法上的建議嗎?

創業是沒辦法「兼職創業」的,也沒辦法等你完全準備好再出發,因為別人可能已經拿著完成80%的東西衝鋒陷陣了。

更多

四、當初團隊是一開始就鎖定whoscall嗎?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當初發想whoscall的過程嗎?

whoscall的本質是在解決安全性需求的問題,所以為什麼這麼多人需要它!

更多

五、除了廣為人知的whoscall外,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目前Camp Mobile主要產品BAND的服務內容嗎?

為「聚會」設計的APP!從前我們因科技而疏離,這次讓我們因科技再次拉近距離。

更多

六、現在非科班出身,但想進入某專業領域的情況很多,關於這部份,科技業相對門檻比較高?

要找到不是靠品牌做事情的人才很困難,因為大部分人失去品牌這個後盾,就很容易找不到著力點。

更多

七、透過這次全球青年領袖大會,可以建議青年們一些觀察/關注的面向嗎?

保持與「人」相關的「敏銳度」,要知道所有新商機都會在這裡發生。

更多
與國際青年對談 在全球青年領導力會前高峰會
與邱彥錡面對面 在台灣50大青年影響力巡迴展

仔細想想,報章雜誌能告訴所有讀者,今年一定要擁有的顏色、款式,這是多麼大膽的事情!
每當我看到這些字詞時,我只有一個想法:Really?!

時尚新星旅英設計師 / 黃薇

分享 黃薇

和黃薇談話後,你絕對能從她身上察覺到她對於「自己是誰」的深刻認知,知道自己是誰、進而選擇屬於自己的途徑,才有辦法走得長久、走得盡可能不困惑。就像黃薇說的:「翻閱資料後,知道自己要什麼、適合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別人覺得它不好看,你就是要去『說服』別人,因為你相信。」說服是每個領域都必須具備的技能,但在那之前,你必須思慮清晰地先說服自己。

ㄧ、現在年輕人最多的情況,可能就是所謂的「非科班出身,但想進入某個領域」,大多數是工作後才確立了方向。請問就服裝設計這個領域,如果大學時代並非相關科系,現在也不一定適合就讀研究所了,您建議他現在如何著手實踐服裝設計師這個夢想呢?

不要只期待他人、學校或補習班會教你什麼、給予你什麼,自己要更主動積極的多方追求與了解。

更多

二、我有看到您是自知名的倫敦聖馬汀學院畢業,基於不同理由,出國深造也是部份人的選擇,這次恰逢AIESEC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能跟有心致力於服裝設計領域並決定出國進修的青年朋友們,聊聊出國進修前應思考的面向,還有選擇學校的方向嗎?

如果你總是習慣在崗位上覺得自己被給予的不夠多,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更多

三、您認為就服裝設計這個產業,台灣和國外的資源、接觸面、操作方式等等,差異處可以幫我們列舉一二嗎?

在台灣我們有另一種環境選擇,不一定需要把歐洲那一套搬回來!而且無論你身在何處,你就是要做得比別人更多。

更多

四、您剛剛有提到,服裝設計師也細分許多領域,可以分享一下這部份嗎?

你是哪一種設計師,你的品牌策略,一切都回歸到你是怎樣的人。

更多

五、我有看到您在「Designer For Tomorrow」入圍Top 5的經歷,可否就比賽方面的經驗,也與我們分享整個過程?

創立品牌就像生小孩一樣,你永遠不會覺得自己完全準備好了。

更多

六、刻板印象中,可能會覺得出國是一個跳板,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不代表任何保障,指的可能只是資源和接觸面帶來的機會,另一個會被指為跳板的就是比賽,許多設計師是自比賽後發光發熱的,您怎麼看待這類的說法?

這個產業最重要的是「說服力」,無論你選擇怎樣的方式,如何去說服別人相信你的東西才是你要思考之處。

更多

七、創立品牌後,有遇到什麼新的挑戰特別讓您印象深刻嗎?是否也發覺除了設計之外,一位服裝設計師還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建議大家如何培養呢?

每個品牌的每一步都不一樣,踩著其他品牌的步伐也不見得會適合自己。

更多

八、目前在台灣Maison Noir台北概念店也開始販售您的作品了,對於台灣市場有什麼期待或想法嗎?

了解每一個市場,調查並且選定策略,才是面對不同市場的正確想法。

更多

九、透過參加這次AIESEC全球青年領袖世界大會,您建議青年朋友關注/聚焦在什麼?

就跟翻閱雜誌一樣,我相信查找資料是應該也必須的,但沒有人可以告訴你該怎麼做。

更多
與國際青年對談 在全球青年領導力會前高峰會
與黃薇面對面 在台灣50大青年影響力巡迴展
播放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