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目的:礦業雖然沒落,但是礦工的精神一直留存在猴硐。我們不僅要做文史保存和礦工訪談紀錄,我們更想要帶民眾一起親身體會礦工當年的作業情形。提起礦工工作大多想到黑暗的礦坑,但是這次我們要帶大家更深入瞭解除了礦坑內的礦工作業外,在礦坑外的礦工還有什麼工作在執行?讓對礦業想要深入探究的民眾更貼近礦工作業情況。以及將礦場當年的開採採掘跡圖藉由資深老礦工的經驗與熱愛礦業或對礦業有興趣或正在研究礦業的夥伴們一起將呆板的路線圖活化成為一個有生命的礦場動線脈絡圖。
1、這是一整天的行程,請大家詳細了解後再報名喔!
2、課程結束後,由協會頒發"礦業文化研習"時數證明
3、報名網址:https://www.coch.tw/index.php
4、請報名8/24 星期一 (第四梯次)
5、名額有限(報名不代表錄取)
時間 內容 | 猴硐本坑一通坑天車間礦車軌道探尋體驗 課程流程(附隨堂講義) |
8:00~9:00 |
解說體驗營的內容與探尋路線
|
9:00~12:00 |
由猴硐瑞三本坑出發沿路有礦車軌道,由志工解說軌道的鋪設情形。預計1小時的行程到達本坑一通坑口的天車間。由礦工老師解說捲揚機的功能,與一通坑口的歷史,再沿路至附近的捨石山解說如何運搬石頭至捨石山。而後返回本坑文史館用餐,接著下午讓學員與老師作心得交換成果報告。 |
12:00~13:00 | 休息與用餐 |
13:10~14:00 | 介紹礦坑開採採掘跡圖整體概念 認識礦坑圖 開採圖所在位置 解說礦坑開採採掘跡圖圖上標誌 |
14:10~16:00 | 認識坑道種類 解說礦坑開採採掘跡圖坑內排水的重要性與抽水機的裝置地點 |
16:10~17:00 | 解說礦坑開採採掘跡圖坑內通風設施的重要性與裝置地點 解說採礦後運搬過程 |
課程結束 | 學員隨談 |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