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修復(bioremediation)指的是,
使用生物吸附、中和或降解污染物質,
藉此整治土壤與水源中的污染問題。
但生物既然會吸附汙染物,
亦會將汙染帶入食物鏈中,
該如何讓汙染離開無窮的循環,回到它的來處?
人類文明破壞地球環境,
人類文明是否也該擔起修復它的責任?
在《修復者》計畫的參與式劇場中,
我們將實地調查汙染土壤與水源,
並與生物工程師、化學家、民間譚講述者、思辨設計師等,
共同發想如何藉著改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
修復自己,修復自然。
你可以不只是生態圈中的消費者。
科學的目的,雖是對真實的逼近與揭露;但,科學訊息的傳遞與詮釋,往往並非如此。
如果科學的本質是懷疑,在接收資訊時,我們該懷疑還是該相信?該懷疑什麼?又該相信誰?
時間:2019年4月27、28日 上午10:00-下午6:00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工作坊(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講師:曹存慧
客座:荊偉民、楊雨樵、宮保睿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課程內容大綱:
Day1 生物修復的概念與大漢溪周邊耕地水源實地觀察、採集、檢測
概述台灣地區食品安全問題、農地與灌溉用水汙染現況、以及生物修復的概念,
並介紹如何使用簡易汙染檢測方法與原理並進行實際採集操做。
Day2 介紹修復者認同與方法論
透過介紹修復者認同與方法論後,將會帶領學員們進行分組發想與討論,並發表提案。
《報名前,請先詳細閱讀》注意事項:
⦿本活動需滿18歲以上報名參加。
⦿本活動需全程參加,並預繳保證金500元。活動結束後會現場退還「全程參加者」保證金。
⦿活動期間會有全程影像紀錄,報到時需簽訂肖像權使用同意書,若有任何問題可告知工作人員。
⦿活動需於戶外進行採集與實驗,服裝穿著建議以黑色、不易髒、舒適輕鬆為主,鞋子請穿包覆款式或運動鞋。並請依個人需求自備防曬、防蚊用品及雨具。
⦿活動期間會進行採集與基本科學實驗操作,請自備紙筆、雷射筆、相機或智慧型手機方便記錄,若有其他慣用的實驗採集工具亦可自備。
相關活動咨詢請洽:
E-mail: andoftaiwan@gmail.com
聯絡電話:0912-614795 密斯楊
文化部「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
科技藝術培訓工作坊
主辦:文化部
承辦:Dimension Plus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權利**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