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箏峰薈萃音樂會
清末以來各地部分箏家便以所處地區的民歌與戲曲為素材,進行箏樂的移植或編創,陸續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展現能代表各自地域豐富人文特色的鄉土音樂文化。除了富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和寬廣的表現力,箏同時具備高度的可塑性,近半世紀無論在古典、流行或前衛的領域,均廣為國內、外當代作曲家所青睞,呈現更多元化的發展樣貌。
本場音樂會將展現近代兩岸箏樂同中求異的發展樣貌,邀請中國音樂金鐘獎箏曲創作得獎者、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彈撥教研室主任祁瑤教授,中國金唱片最佳演奏獎得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吉煒等優秀演奏家,與箏藝之研創辦人樊慰慈共聚一堂,以獨奏、重奏的多元組合演出各地傳統及當代箏樂作品,包括臺灣首演作品《搖曳》(箏、笙與打擊)、《青燈夢影》、《秋風幻影》,期能激盪箏樂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箏藝之研」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立案的一個非營利性音樂推廣組織,其風格導向以傳統元素為基石,世界文化為養分,揉塑臺灣獨特的創意元素,期能跨越精緻與通俗藝術之間的藩籬。為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箏藝之研」創辦人樊慰慈近年曾多次邀請李萌(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望(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周展(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演奏家)、王中山(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王蔚(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等大陸資深箏樂名家,以及劉文佳、劉樂、宋心馨、程皓如等大陸箏壇新秀和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得主來臺,與其合作演出及舉辦學術論壇,相關系列活動均獲專業及一般愛樂者的一致好評。
演出者:
箏/ 樊慰慈、祁瑤、吉煒 鋼琴/ 廖皎含
曲目:
梁在平,《出水蓮變奏曲》
趙登山,《鐵馬吟》
王建民,《戲韻》箏與擊樂
王建民,《楓橋夜泊》箏與鋼琴
樊慰慈,《星塵》
琴曲,樊慰慈改編,《秋風幻影》 (首演)
祁瑤,《搖曳》箏、笙與打擊 (臺灣首演)
田田,《青燈夢影》箏與鋼琴 (臺灣首演)
▲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更改與異動之權利,活動內容依主辦單位更新為準。
▲ 更多訊息待公佈,城市通小編持續為您追蹤、更新!
圖文來源:兩廳院
將本活動加入提醒,可選擇FB或google提醒喔!
Citytalk城市通提醒最懂生活的咖!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