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黃裕鈞 吹笛三十年音樂會
演出者:
笛/黃裕鈞 琴園國樂團
演出曲目:
《赤日》、《山村迎親人》、
《秋湖月夜》、《婺江歡歌》、
《百鳥引》、《鷓鴣飛》、
《心中的歌》、《草原的思念》、
《綠洲》、《深秋敘》
【主奏人員:笛 黃裕鈞】
1968 年生於花蓮,畢業於台大社會系社會工作組 。
1983 年入師大附中,受國樂社與陳耀焜老師的啟蒙薰陶。
1987 年受趙松庭先生「笛子教學廣播講座」影響,遂以科學化、系統化的方法,自我進行基訓。
1989 年,拜前上海民族樂團簫笛名家鄭正華先生為師,在江南絲竹及氣息運用上,獲益良多。並考入永和市立國樂團,任笛子首席。
1991 年,與指揮家林昱廷、陳慶文、郭則誠合作,成功的演奏了《鷓鴣飛》、《赤日》等大型笛子協奏曲。
1992 年,隨台大國樂團赴大陸巡迴演出,投入俞遜發先生門下,受到多方面啟發與指導。此後,多次赴上海學習,並選擇上海一帶的工作機會,較全面的學習俞氏的笛子藝術,深受俞氏「自然之中有深意」的音樂哲學和「氣韻生動」的音樂美學影響。
1993 年,隨永和市立國樂團赴美西演出《陽明春曉》。
1997 年,在琴園主辦的中國竹笛名家系列活動二──「笛韻唱心聲」的籌備中,擔任《牧民新歌》、《山村迎親人》 《鄉歌》、等新派曲目的排練任務。透過林谷珍老師的推薦,投入李鎮先生門下。同年,應指揮家汪大衛先生邀請,與北美青少年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排簫協奏曲《望你早歸》,並出版 CD 發行。
2000 年,赴內蒙向李鎮老師學習北方二人台、內蒙及新派歌唱性風格等竹笛藝術。同年,與劉富吉先生合作記譜的「玉笛飛聲」由琴園發行。
2003 年,在李鎮老師的引薦下,向新派前輩黃尚元老師較嚴謹的學習了新派的笛子藝術。
2004 年,由何德明先生指揮,台大校友國樂團與附中校友國樂團伴奏,在台南、台北演出《赤日》──黃裕鈞吹笛三十年專場音樂會。
2012 年,在小巨人絲竹樂團絲竹室內樂系列【絲弦情 XXIII】中,由陳志昇先生指揮,演出《秋湖月夜》《山村迎親人》。
此外,還求教於陸春齡、詹永明、王次恆、張延武、馬迪等竹笛名家々並致力於竹笛藝術的教學與推廣,指導各級學校國樂社。投入附中國樂社及校友團十餘年的推廣工作,對附中國樂社的學弟妹有較大的影響。
編有『竹笛基本功訓練及其分析』、『排簫演奏自修教程』、『從氣韻生動到自然之中有深意──談俞遜發的竹笛藝術』。
【琴園國樂團】
宗旨
傳統音樂的繼承、保存、推廣、活化與發揚。
願景
成為兼具有文化性與獨特性的音樂藝術團體。
樂團小史
一九八八年創團:緣起愛樂人雅集,創團初期走入校園、文化下鄉、 深耕足跡踏遍全省。
二○○一至二○一三年:多次榮獲文化部評選為「優良演藝團隊」及「發展扶植團隊」。
二○一三~二○一四年:獲文化部評選為「發展級團隊」
文史資料保存
於國家音樂廳舉辦二十二場「中國竹笛名家名曲系列」音樂會,邀訪數十位大陸國家一級演奏家來台交流,引介傳統笛樂豐富而多元流派的曲風,為臺灣觀眾及音樂研究者呈現多樣化的表演藝術風格,同時是唯一為本世紀華人笛樂名家,有系統地完整記錄保存並出版々多年的執著和努力,在文化傳承上具體的成效,有目共睹。
跨界
琴園藝文空間的設立,不但樂團擁有專屬的排練空間和錄音間々多年來不定期藝文沙龍的活動、跨界結合的演出,在此空間場域聚集的文化人、傳統音樂愛好者及年輕學子們為琴園藝文展演空間激盪出更多可能性。
圖文來源:兩廳院售票
將本活動加入提醒,可選擇FB或google提醒喔!
Citytalk城市通提醒最懂生活的咖!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