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音噪城市》亞維儂版
跨越國界,探索人、土地與科技議題
肢體舞蹈x原住民美聲吟唱x電子影像的即時衝擊
高科技化後的人類文明,像坐上一班名為「進步」的高速列車,但我們永不知道這班失控的列車何時出軌......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耳熟能詳,莫比斯觀察到若處理不當,「科技」常是削弱「人性」的利器。在《音噪城市》亞維儂版的製作裡,莫比斯奇招盡出地讓「科技」輔助「人性」:將西方肢體舞蹈與東方鼓樂、頌缽、台灣原住民傳統吟唱等元素,結合科技影像投影;電子背景象徵冰冷的城市,舞者柔軟的肢體和歌者渾厚的嗓音,在在詮釋了都市人心底的脆弱與壓抑,透過多元融合的演出形式,期待能賦予觀眾除了「感官」上的驚艷和刺激,還能有「精神」上更深層、覺知的反思與希望。
重點是,玩什麼?
1. 肢體舞蹈、原住民美聲吟唱、電子影像的即時衝擊
演出中所有的影像均為即時產生,意即每場演出皆是獨一無二的。以電子科技貫穿全場,分出三條主線:舞蹈、原住民美聲吟唱、鼓樂。以抽象的即時影像呈現都市人的焦慮不安,除了視覺上的震撼,導演更試圖提供虛幻場景的壓迫與無力感,以支持舞者的情緒。
2.東方擊鼓與西方電子音樂
低頻的電子與激昂的鼓聲古今交會,演繹出前所未見的奇異樂章。透過舞者專注的身體將能量凝聚並傳達給觀眾。在鼓聲與影像衝突又彼此包容的過程中,讓高雄的觀眾,無需受限戲劇語言,便可藉由音樂/音響去感受心靈的「進化」與「淨化」。
3. 虛擬變換的特殊展演空間
傳統京劇憑「一桌二椅」概括所有的場景變化,全靠演員的功力讓觀眾「相信」;但莫比斯要的不只是「Make Believe」,而是反用「科技」的力量,讓舞台本身回歸極簡、回歸空白,再藉投影「Mapping」的方式,快速構築變換場景道具。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