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春秋——李賢文水墨浮世流光
Lee Shien Wen’s Landscape in Ink——A View from Within
展期:103/03/13(四)-103/04/25(五)
開放時間:週一至六11:00-17:00
展覽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
時間:03/13(四)12:30-14:00(藝術家導覽 13:00-14:00)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藝文空間
★現場並呈現「文山浮世‧水墨流光」─李賢文文山春秋創作互動導覽裝置
藝術家:黃心健╱設計團隊:政大數位內容學程 曾怡甄、黃新
★ 展覽期間,「文山春秋主題書展」於藝文中心四樓博雅書房同步展開。
李賢文美術歷程
1947生於臺北市。
1971創辦《雄獅美術》月刊。
1975自法返臺,主持《雄獅美術》編務。
1996《雄獅美術》停刊,遷居中壢,以書畫自修。
2011應臺北藝境畫廊之邀,與張光賓舉行「蒼樸‧清曠‧筆墨情」雙人展。
2012應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之邀,舉行「人間清曠」水墨個展,並出版《人間清曠》一書, 此書於2013年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2013 受邀至政治大學舉辦「人間清曠——文山春秋前奏展」,並擔任為期一年駐校藝術家。出版《美的軌跡: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夢——雄獅美術四十二年記》。
2014 出版《文山春秋——水墨浮世流光》。
浮世‧流光 李賢文「文山春秋」水墨個展(文/策展人 黃巧慧)
浮世,是人所在的塵世。而流光,似水,既往不復。
六十年前的木柵山城,政治大學在這裡成為國民政府遷台後,第一個奉准復校的國立大學。畫家李賢文因著一張六十年前攝於指南宮的家族合影,於2013年展開與政大藝文中心為期一年的「文山春秋四季駐校寫生計畫」。李賢文於不同的季節來到政大,先經過周詳的田野文史考證,再以其擅長的生活寫生、地理關懷進行水墨創作。
當不同的論述與行動,交會在展覽的社會性空間時,其所呈現和創造的主張將逐一浮現。本次展覽,李賢文嘗試用非線性的時間,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懷與兼具文學性的流動視野,在有限的二度空間下,推拓出無限的想像,為水墨創作的當代性,提出一條實驗的路徑。此外由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副教授黃心健團隊所設計的互動導覽裝置,則是嘗試以虛擬實境的導覽設計,結合繪畫、影像等素材,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以新媒體藝術獨特的互動本質,從集體的歷史記憶與個人的城市觀察,重新體現彼此心中既真實又虛幻的山城經驗。
文山,隱喻了一個看見卻不存在,或看不見卻存在的城市。李賢文彷彿山城中漂移的說書人,在歷史的時空穿梭,也在自己的心靈中旅行。黃心健以新媒體藝術家的複眼,將旅人不斷漂移的時空與論述,加以拆解、錯置與再現,並邀請觀眾進入旅程。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
地址∣11605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電話∣02-29393091#62059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