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是一個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 此次將以演、說、唱恆春民謠之「四季春」、「思想起」、「恆春小調」、「牛尾拌」、「平埔調」、「五空小調」、「楓港小調」等六種曲調及落山風的囝仔演唱屬於恆春在地的新創恆春兒童歌謠。演出更有國寶級的傳藝師陳英、楊仙女、黃卻銀等獨唱、對唱及數位傳藝師唱出恆春民謠稱之為「唱曲」恆春半島獨特的哭嫁民歌「牛母伴」。
事發生在19世紀初期的瑞士村落,美麗的少女阿蜜娜和富裕的年輕農民埃爾維諾訂婚,經營客棧的麗莎大為傷心,以致對暗戀她的阿萊西奧也不加理會。婚禮前一天來了一位陌生人魯道夫伯爵,他住進麗莎的旅館。麗莎知道魯道夫是伯爵的繼承人,深夜仍到魯道夫房間料理一切。此時,阿蜜娜突然夢遊進來,麗莎趕快躲藏起來,魯道夫也離開自己的房間,以免引起物議。但麗莎帶著埃爾維諾與村人來到魯道夫房間,阿蜜娜困惑地醒過來,很驚訝地發現未婚夫堅決要取消婚約。雖然魯道夫解釋著阿蜜娜的清白,埃爾維諾仍不為所動,並決定要麗莎為妻。魯道夫向村人和埃爾維諾說明阿蜜娜得了夢遊病,但沒有人相信。此時,阿蜜娜突然又開始了夢遊,大家屏息等她走到安全之所才將她喚醒,埃爾維諾也終於重新接納阿蜜娜。
團隊介紹
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唱出咱故鄉兮歌》
【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是一個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恆春民謠」是恆春半島居民生活與土地對話的獨特蔗民文化,由位於半島內河洛、客家、原住民和平埔族四個族群的音樂曲調融合而成,主要有「四季春」、「思想起」、「恆春小調」、「牛尾拌」、「平埔調」、「五空小調」、「楓港小調」等調,「恆春民謠」是恆春居民的生命情懷,蘊含豐富感動的在地文化價值。是一種歷史、生活、地方色彩相當濃厚的生活文化資產。在落山風強烈吹襲下居民於昔日採收瓊麻與今日種植洋蔥等農忙工作中、休憩時都會順口吟咏一段,來表達心緒撫慰心靈抒發情懷,勸世的說唱更激發居民樂觀奮鬥的精神力量。所衍生的月琴伴奏即興編詞、相互吟唱的藝術呈現,隨著個人腔調與彈唱的時空,而有不同的表達、轉變,即便是同一個人唱同一種調,每次也會有不同的味道,是一種與人與土地互動的生活感受映照。
在蘊含豐沃人文的落山風吹襲下一群接受恆春半島落山風滋潤成長的恆春囝仔,也是恆春民謠薪傳工作的小尖兵,清澈、甜美的歌聲中記錄著恆春濃郁的土地情感,唱出首首感動人心的心靈歌聲。
長期在恆春思想起民謠促進會傳藝師指導陪伴下,結合恆春民謠傳統與現代曲調是團隊演出的特點,他們帶著快樂的恆春謠在各地分享幸福,2011年由受屏東縣政府之邀,錄製『咱的囝仔咱的歌』CD 專輯,受到大家的喜愛與肯定,更於2012年錄製之『聽咱的囝仔在唱歌』CD專輯,獲得文化部的24屆傳藝音樂類金曲獎『最佳兒童專輯』之入圍,在恆春民謠多年的傳習中,開出燦爛的花朵。
演出日期:
- 2013/10/12 (Sat.) 15 : 00
- 2013/10/13 (Sun.)11 : 00
演出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水舞台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