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要享清福?都不用腦,小心很快就失智!!
以現在生活形態來說,所謂的「老來要享清福」,不見得就是享清福,因為太享清福,什麼都人家代勞,自己都不用腦動作,可能很快就失智了。
一個人的老化,指的是:緩慢的身體功能衰退,並不會造成明顯生活能力的缺損;但是失智,會造成生活功能缺損,而且退化速度快於一般的老化。
失智病人在警覺到不對勁的時候,會用已認知、甚至非常合理化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恐慌無措;以至於家屬不疑有他,等病持續惡化,不但讓家屬錯愕,病人也錯失了早發現早治療。病人許多言行表現,親如家屬都會誤認為病人是存心在找麻煩、惡搞,把家的氣氛緊繃到有如戰場。
經常還伴隨著各種慢性疾病的失智病人,照顧上有多重的技巧,日本政府把失智症當高齡化社會的「國病」看待,台灣的輕忽,病人及其家屬,目前唯有靠自立自強、自求多福來面對。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的劉建良醫師,藉由臨床醫案,沒有硬梆梆的專有難懂教條理論,對如何看待失智症,從預防、發病、照顧,到家屬因應,提出可行易行的幫助方法。特別是關於失智症的病人在吃些什麼藥?
如 果仔細攤開來看,是治療失智症藥沒有吃,可是精神症狀的藥、心血管疾病的藥、促進腦循環的藥……吃了一堆,這些藥有沒有明確的療效?很多醫師開這些藥,是為了讓家屬好照顧,並不是讓病人因此而變好;如果照顧的家屬,對於失智過程是清楚的,其實病人不見得需要用藥物來處理。
▇ 講座時間:2012/2/18 10:00~12:00
▇ 講座地點: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
▇ 講座人:劉建良(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