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秋天,八百里秦川上空突然雷電交加,連日狂風暴雨使得位於陜西關中西部扶風縣的千年古剎法門寺轟然崩塌……。1987年春天,中國政府決定重新修復法門寺。讓有幸成為此工程負責人之一的韓金科做夢都沒想到的是,這次的任務,竟讓他和一個震驚世界的千年秘密不期而遇。
法門寺是唐代皇家御用道場,供奉全世界為一一枚佛指舍利,唐時曾有八位皇帝六迎佛骨的紀錄。唐咸通十四、十五兩年(西元873~874年)懿宗與僖宗父子為供奉事佛,特別將數千件稀世珍寶送入法門寺地宮,之後便封閉此宮,直到1987年才由韓金科等人的考古挖掘行動重見天日。經過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的奔走溝通、主辦迎請,佛指舍利於民國91年來台巡禮;八年後,這批沉睡了1113年,完整無缺的唐朝皇室珍貴文物,又在廖正豪前部長推動下,引進台灣展出。
「大唐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文物特展」即將於1月22日至4月24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包括盛裝佛指舍利出土的五重寶函,以及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等8位唐朝皇帝在皇宮中供奉佛指舍利的珍貴獻品,共展出文物120組件,一級品66組件,盛況空前歷來之最!
為使民眾更加瞭解法門寺地宮與佛指舍利的傳奇,特別邀請法門寺地宮考古發掘主持人,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前館長蒞臨演講,娓娓道來考古現場的精采發現及中國古老皇朝的盛況再現。
講者介紹:
韓金科,1946 年出生,祖藉陝西省扶風縣黃堆鄉農林村東韓坡中窯村,曾任法門寺博物館館長,研究員;現任陝西省佛教會副會長。
1985 年起,主持法門寺殘塔拆除和地宮的發掘及文物保護、研究和宣傳工作及法門寺博物館籌建開放等工作。並先後組織主持法門寺歷史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佛教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文學筆會、法門寺唐代茶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唐密曼荼羅學術討論會、' 98 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並成立了全國範圍的法門寺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法門學”被學術界認可,他被學者稱為“法門學”的奠基人。
1994 年組織主持了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全面破譯。被中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譽為“和法門寺地宮面世一樣,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
韓先生發表了學術論文四十多篇,編輯出版學術專著50 多種。多次應邀赴日本、瑞士、臺灣、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為法門寺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積極貢獻。
▇ 演講日期:100年元月22日(六)
▇ 演講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地下一樓AB103簡報室
▇ 主持人:法務部廖正豪前部長
▇ 講者: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前館長
法門寺是唐代皇家御用道場,供奉全世界為一一枚佛指舍利,唐時曾有八位皇帝六迎佛骨的紀錄。唐咸通十四、十五兩年(西元873~874年)懿宗與僖宗父子為供奉事佛,特別將數千件稀世珍寶送入法門寺地宮,之後便封閉此宮,直到1987年才由韓金科等人的考古挖掘行動重見天日。經過前法務部長廖正豪的奔走溝通、主辦迎請,佛指舍利於民國91年來台巡禮;八年後,這批沉睡了1113年,完整無缺的唐朝皇室珍貴文物,又在廖正豪前部長推動下,引進台灣展出。
「大唐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文物特展」即將於1月22日至4月24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包括盛裝佛指舍利出土的五重寶函,以及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等8位唐朝皇帝在皇宮中供奉佛指舍利的珍貴獻品,共展出文物120組件,一級品66組件,盛況空前歷來之最!
為使民眾更加瞭解法門寺地宮與佛指舍利的傳奇,特別邀請法門寺地宮考古發掘主持人,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前館長蒞臨演講,娓娓道來考古現場的精采發現及中國古老皇朝的盛況再現。
講者介紹:
韓金科,1946 年出生,祖藉陝西省扶風縣黃堆鄉農林村東韓坡中窯村,曾任法門寺博物館館長,研究員;現任陝西省佛教會副會長。
1985 年起,主持法門寺殘塔拆除和地宮的發掘及文物保護、研究和宣傳工作及法門寺博物館籌建開放等工作。並先後組織主持法門寺歷史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佛教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文學筆會、法門寺唐代茶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秘色瓷國際學術討論會、法門寺唐密曼荼羅學術討論會、' 98 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並成立了全國範圍的法門寺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法門學”被學術界認可,他被學者稱為“法門學”的奠基人。
1994 年組織主持了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全面破譯。被中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譽為“和法門寺地宮面世一樣,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
韓先生發表了學術論文四十多篇,編輯出版學術專著50 多種。多次應邀赴日本、瑞士、臺灣、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為法門寺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積極貢獻。
▇ 演講日期:100年元月22日(六)
▇ 演講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地下一樓AB103簡報室
▇ 主持人:法務部廖正豪前部長
▇ 講者:法門寺博物館韓金科前館長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