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時的我們,相信詩是天使翅膀上偶然飛散的羽毛,也是黑暗天地中唯一的雷電閃光。」台灣資深大學詩設展8日在紀州庵新館開展,詩人辛鬱帶領眾人吟唱黃永武的「大學詩刊的萌生」,重回昔日青春結社的時光,也為展覽揭開序幕。
台灣戰後五○、六○年代的大學校園詩意盎然,當時許多學校紛紛成立詩社、創辦詩刊,培育許多重要詩人,「青春結社─台灣資深大學詩社展」,展出來自十所大學校園詩社的貴詩刊、老照片和往來書信。展出文物的詩社包括高醫阿米巴詩社、北醫北極星詩社、台師大噴泉詩社、文化華岡詩社、高師大風燈詩社、政大長廊詩社等,還有跨校僑生詩社、海洋詩社、縱橫詩社、星座詩社等,其中六家詩社迄今還在運作中。
由於早年詩社資料多已散迭不全,透過這次展覽的策畫,不僅向曾經參與相關活動的多位前輩、作家、文友請益,探尋當年詩社的發展脈絡,更廣為公開徵集詩社文物。在數十位熱心作家文友的提供與蒐羅下,共徵得三百餘件詩刊、照片、書寫等文物,有些作家文友更不憚煩勞的親自將手邊珍藏的文物送抵。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表示,在這過程中,我們一塊塊拼起詩社的版圖,感染當年那段與夥伴一起讀詩、寫詩、編詩的美好時光。
紀州庵古蹟的保存與新館的興建,是歷經文化局三任局長的努力促成的 ,目前古蹟部分的已完成調查研究報告。去年完成的紀州庵新館,是為面積不大的紀州庵古蹟未來能有更充裕的使用空間而建。,雖是個小小的空間,但卻是文化局推廣台北文學中心的起步,將把文學人的力量集結在一起。
曾是高雄醫學院「阿米巴詩社」成員,醫生作家王浩威表示,詩人本來就是一種象徵,而不是單純只是寫詩的人,詩人是個觀察者,在一個連評論家都分析不清時事的時代,唯有詩人可以提出一些敏銳的感受,展現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王浩威說,他雖然沒有寫過太多詩,但一直以詩人自許,詩人的身分影響他一輩子。
每個人回想大學時代,許多美好的回憶或影響都來自於社團參與,台灣文學史的研究中,鮮有針對校園詩社的研究,欣見這個展覽藉由介紹活躍於戒嚴時期的十個大學校園詩社,為台灣戰後年輕學子帶動台灣文學蓬勃發展的年代,難能可貴的做了總整理與回顧。
「青春結社─台灣資深大學詩社展」,展覽時間至2月13日,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5點於同安街底的紀州庵新館展出,每周一休館,2月2-4日春節休館,除了靜態展示外,每周末更安排多場精彩的講座,歡迎民眾自由參加無需事先報名,洽詢電話02-2343-3145。
▇ 展覽時間:1月9日至2月13日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5點(每周一休館,2月2-4日春節休館)
▇ 展覽地點:紀州庵新館
「青春結社」系列講座
■1/09(日)14:00
當年我們都寫詩──大學詩社縱橫談/王潤華、李豐楙、黃榮村、趙天儀
■1/15(六)14:00
詩行渡海而來──在台灣的詩歌歲月/吳宏一、林綠、柯慶明、張錯、許其正
■1/22(六)14:00
成群結黨的青春──大學校園詩社世代觀/張健、陳芳明、楊宗翰、廖亮羽
「飄泊舊事」系列講座
■1/29(六)14:00
世界之心──從參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談起/吳晟、季季、尉天驄、楊青矗
■2/12(六)14:00
獨白與眾聲──文學書寫的返家歧路/李瑞騰、席慕蓉、鍾玲
■2/13(日)14:00
他鄉躊躇──回眸那風起雲湧的年代/尹玲、汪其楣、亮軒、蔡雅薰
台灣戰後五○、六○年代的大學校園詩意盎然,當時許多學校紛紛成立詩社、創辦詩刊,培育許多重要詩人,「青春結社─台灣資深大學詩社展」,展出來自十所大學校園詩社的貴詩刊、老照片和往來書信。展出文物的詩社包括高醫阿米巴詩社、北醫北極星詩社、台師大噴泉詩社、文化華岡詩社、高師大風燈詩社、政大長廊詩社等,還有跨校僑生詩社、海洋詩社、縱橫詩社、星座詩社等,其中六家詩社迄今還在運作中。
由於早年詩社資料多已散迭不全,透過這次展覽的策畫,不僅向曾經參與相關活動的多位前輩、作家、文友請益,探尋當年詩社的發展脈絡,更廣為公開徵集詩社文物。在數十位熱心作家文友的提供與蒐羅下,共徵得三百餘件詩刊、照片、書寫等文物,有些作家文友更不憚煩勞的親自將手邊珍藏的文物送抵。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表示,在這過程中,我們一塊塊拼起詩社的版圖,感染當年那段與夥伴一起讀詩、寫詩、編詩的美好時光。
紀州庵古蹟的保存與新館的興建,是歷經文化局三任局長的努力促成的 ,目前古蹟部分的已完成調查研究報告。去年完成的紀州庵新館,是為面積不大的紀州庵古蹟未來能有更充裕的使用空間而建。,雖是個小小的空間,但卻是文化局推廣台北文學中心的起步,將把文學人的力量集結在一起。
曾是高雄醫學院「阿米巴詩社」成員,醫生作家王浩威表示,詩人本來就是一種象徵,而不是單純只是寫詩的人,詩人是個觀察者,在一個連評論家都分析不清時事的時代,唯有詩人可以提出一些敏銳的感受,展現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王浩威說,他雖然沒有寫過太多詩,但一直以詩人自許,詩人的身分影響他一輩子。
每個人回想大學時代,許多美好的回憶或影響都來自於社團參與,台灣文學史的研究中,鮮有針對校園詩社的研究,欣見這個展覽藉由介紹活躍於戒嚴時期的十個大學校園詩社,為台灣戰後年輕學子帶動台灣文學蓬勃發展的年代,難能可貴的做了總整理與回顧。
「青春結社─台灣資深大學詩社展」,展覽時間至2月13日,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5點於同安街底的紀州庵新館展出,每周一休館,2月2-4日春節休館,除了靜態展示外,每周末更安排多場精彩的講座,歡迎民眾自由參加無需事先報名,洽詢電話02-2343-3145。
▇ 展覽時間:1月9日至2月13日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5點(每周一休館,2月2-4日春節休館)
▇ 展覽地點:紀州庵新館
「青春結社」系列講座
■1/09(日)14:00
當年我們都寫詩──大學詩社縱橫談/王潤華、李豐楙、黃榮村、趙天儀
■1/15(六)14:00
詩行渡海而來──在台灣的詩歌歲月/吳宏一、林綠、柯慶明、張錯、許其正
■1/22(六)14:00
成群結黨的青春──大學校園詩社世代觀/張健、陳芳明、楊宗翰、廖亮羽
「飄泊舊事」系列講座
■1/29(六)14:00
世界之心──從參與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談起/吳晟、季季、尉天驄、楊青矗
■2/12(六)14:00
獨白與眾聲──文學書寫的返家歧路/李瑞騰、席慕蓉、鍾玲
■2/13(日)14:00
他鄉躊躇──回眸那風起雲湧的年代/尹玲、汪其楣、亮軒、蔡雅薰
留言版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