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 我家就是咖啡館

[複製網址]
晴朗的天氣裡,台北市汀州路三段寶藏巖的「尖蚪」(取名自尖叫的蝌蚪,如果你聽人說成「尖蝌」,那也是在講這家沒錯)裡,一定都是人。不只是端著專業相機、慕名而來的部落客,還有不少是四、五十歲以上,絕非閒湊熱鬧的人士Medilase 脫毛

太像家了。大家一致這麼認為。舊舊的、舒適的沙發,隨意疊放的好書,看似零散但別具詩意的擺設小物。店主之一「小嬉」說,這就像她家的放大版。大家賴著不想走,兩餐全都是在這裡解決。

但奇怪的是,既然像家,為什麼大家不回自己真正的家,非要賴在咖啡店不可呢?我這麼一問,連小嬉也楞住了。

同樣創造出話題,位於北市忠孝東路巷子裡的咖啡館「巢咖啡」其空間設計者「習翌設計」的林峯立,偶爾也會接到這樣的案主需求:如何跳脫「家」既成的模樣,而能擁有咖啡館般的氛圍?

改變、調整色彩、光源、材質,固然是林峯立腦中能回答出來最速成的答案;但他和小嬉都把問題回歸:大家希望從咖啡館得到、而家裡沒有的,到底是什麼?

綜合出來的結論,不外乎三種:咖啡館很有個性的一面最令人喜歡。乾淨、沒有生活壓迫感的氛圍。以及促進人們互動的特性bikini脫毛

從這三個原點去設想,家,並不需要大肆重新裝潢,就能擁有夢幻的新表情。

首先,讓家有個性,先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觀念問題。林峯立說,很多案主跟他說,你就幫我找藝術品、圖案和擺設嘛。但一旦開始使用這樣的空間,外人幫忙找的擺設和主人起不了互動和化學作用,就淪為兩條平行線。例如最初找來的雕塑,變成掛衣服的替代品。

對於那些總覺得自己家沒個性的人,小嬉說,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找出來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其餘規矩都可以丟掉紮肚修身

很多人看「尖蚪」,覺得這就是個蒐集六○到八○年代家具的地方,好像什麼東西都非是這個年代的不可。但年份不重要,家具共同的核心圍繞在她所喜歡:線條硬中帶柔的風格。只要符合這項原則,即使二樓書房裡兩張餐椅,根本是現在德國公務員在坐的,完全不是

老品,但拿來混搭在一起,復古的味道同樣濃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