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易捉摸,年幼的孩子要能察覺自己的情緒、 理解導致情緒的「原因」,更是不容易, 面對孩子情緒爆炸,如何引導他們抒解呢?
分享是一種喜悅,但被拒絕卻是一種恐懼,這一種擔憂的感受,很容易讓人陷入壞情緒中,卻又不容易察覺脫毛優惠。
情緒不容易捉摸,因為我們真正在乎的,往往不是引爆情緒的那件事,而是更早之前的事。如同本期的故事中,心心興高采烈的把親手做的手鍊送給好朋友,但好朋友似乎不太領情,放下手鍊轉頭就跑去玩,讓心心的心裡覺得很悶,又不巧碰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累積許多負面的情緒後,最後才忍不住氣到大哭去黑頭。
孩子要能察覺自己的情緒、理解導致情緒的「原因」,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很多時候,孩子無法像心心那樣說出真正的原因:「你們都不喜歡我的手鍊」,而是執著在引導衝突的事件:「明明就是我先拿到的」,當然就無法自行解決情緒上的衝突,而需要外在的協助。
面對孩子負能量爆發、情緒爆炸的狀態,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孩子抒解情緒呢皮秒去斑?
抒解情緒三步驟
1、說出感受
第一時刻不要責備,當你說:「不可以……」時,孩子聽到的只有「拒絕」,更容易讓他感到恐懼而放聲大哭。再來,請克制自己,不要不停的對孩子說:「你要說出來,不然我怎麼知道」,這只會讓孩子更崩潰,因為他內心感受到的是:「你們都不懂我」,又如何能
冷靜下來呢?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讓孩子覺得被接納和理解,他才能冷靜下來。
2、釐清原因
情緒是一種累積,往往超過一定的程度後才會爆發。只針對眼前的事件來處理,往往是瞎子摸象,甚至容易錯怪孩子大驚小怪,結果不但沒能幫孩子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更多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幫孩子找到真正引發情緒的「原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在乎的事情,孩子當然也不例外,當「原因」被找出來,孩子很快就能理解,自然會避開這個「地雷」,減少人際上的摩擦,也不會再情緒大爆炸。當然,我們最後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可以自己找出「原因」,但是過程中需要爸爸、媽媽耐心的陪著孩子練習,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正確的掌握。
3、情緒調節
情緒是一種能量,但不是放孩子在一旁發脾氣就好,而是引導他學會如何調節情緒。比如:帶著孩子唱一首歌,透過唱歌的過程來調整呼吸,讓急躁而緊張的情緒放慢,並轉移孩子對於負面感受的注意力,從情緒中跳脫出來。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某首歌曲,當情緒上來時就唱出來, 一來可以幫助孩子自己調整情緒,二來也幫助大人可以覺察到他的情緒變化,兩者都可以幫助我們協助孩子適時的煞車,避免最後情緒爆發。
情緒不是忍耐,而是能覺察到自己的感受,才能學會如何控制情緒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