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如何教」、「如何養」的焦慮日漸浮現。家醫科醫師、人本教育專欄作家李佳燕以「帶孩子來這世界的初衷」,帶領家長重新思考養育孩子的初心,替煩惱的父母們開一劑教養處方結婚場地。
你曾經為了孩子的字寫得好不好而引起親子衝突嗎?家醫科醫師、人本教育專欄作家李佳燕在一場演講中說,為了要孩子寫一手漂亮的字而奮戰,甚至擦掉孩子不好看的字, 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演講時,李佳燕在投影幕上秀出一張小學2年級要升3年級的聯絡簿照片,裡頭字糊成一團、內容詞語不通,報紙寫成了報「子」、樓上的「樓」只會拼注音。她問台下聽眾,誰能接受這種字,而且不會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少部分人舉手了,「謝謝你們,因為這是李佳燕的字。」逗得台下聽眾捧腹大笑IVF試管嬰兒。
李佳燕望著投影片上一張張因為字不好看而被紅筆圈起來的生字簿照片,反問聽眾,「6歲寫漂亮的字跟12歲寫漂亮的字,有差別嗎?」跟孩子奮戰一整晚,只為了寫出漂亮的字,卻打壞親子關係,李佳燕形容,這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行醫31年,在李佳燕的診間見過太多孩子因為僵化的評量標準而身心受困。生字本上劃一條紅線,叫孩子寫字不能太偏右或偏左;數學答案正確,但因為算式寫太鬆散,被老師扣掉5分。
有父母逼著小孩每天6點鐘起床運動、下課後要補英文、日文跟數學,導致結果孩子睡眠不足,生病連連;也有父母在孩子如願考上醫學系、到醫院值班後,才哭著懊悔不該讓孩子過這麼累。這些都是李佳燕在診間看到的真實案例伯明翰好區。
「如果我們當初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健康康長大,那我們怎麼會容許孩子在睡眠被剝奪的情況下發展?」李佳燕指出,現代父母太過焦慮孩子落後於人,從幼稚園起就開始要孩子超齡學習,「而且如果沒有超齡,我們就嚇死了!」揠苗助長的結果,卻是違背了當初我們對孩子許下平安快樂長大的期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