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迢迢,心之所向,勇者無懼,有志事竟成。 她,漢名廖莉華,是一位單親媽媽,靠著在建築工地的苦力活,辛苦獨力養活家中老人與孩子; 她,有著另外一個身分,是排灣族大後部落的頭目阿查依蘭‧日日滿,卻因為不會講母語與貧窮,繼承地位遭到質疑, 父親過世之後,她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慢慢接受,因著對父親與家人的愛,因為尋根與祖靈的呼喚, 她踏上了返鄉的旅程,選擇了回到了山中部落,承繼頭目的重責大任,一步一腳印地努力做給大家看, 但族裡另有經濟實力豐厚的反對勢力,結合部分族內耆老,企圖奪走她與生俱來的頭目名號, 母性的光輝,女性的堅強意志,一場高山上的無聲爭戰,貧富的差距,母語與世代溝通的障礙, 面對衝突與不信任,無「語」問蒼天的她,要如何以行動化解? 祖靈又會給予她怎樣的指引呢? 從過往新聞與戲劇的戲劇的報導,原住民朋友總給人天真樂觀而單純的印象,一直以為原住民的世界,總不會像平地人之間那樣錯綜複雜,為了名利勾心鬥角,充滿無聲的殺戮,但看了這部原定2021年5月21日在台上映,因5月中旬全台新冠疫情拉警報,受到三級警戒波及,一路延宕到2021年11月26日,終於才與全台觀眾見面的的紀錄片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有了全新的視野,不一樣的感受。 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一部關於原住民返鄉尋根與文化傳承的電影,也展現了一位深處社會貧困底層,真正道地為母則強的台灣原住民女性,如何一步一腳印,挺身走過了婚姻破碎、家庭教養、部落紛爭的衝突與難關,在祖靈的呼喚,咬牙忍受圖騰紋身的巨大疼痛,以對家人與族人的愛,熬過了「不被信任」的困境,終於迎來了名實合一的接納,其間的艱辛輾轉,2021年11月26日與家人一同走進戲院影城,用行動表達我們對真正台灣人 --- 原住民的愛的支持。 「高手在民間」是近幾年的流行語,電影則以鏡頭活靈活現地展現落實了這流行語的深刻意涵,片中娓娓道來主角廖莉華這樣一位看似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性,一位隱藏版的民間高手,雖然長期生活在貧窮線邊緣在,成天為了讓家人溫飽四處勞動奔忙,在飽受社會貧富差距、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壓力下,如何以小愛積累成大愛,又如何以大愛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與不信任,展現了「心之所向,勇者無懼。」的勇氣與監強意志力,這才是我們從片中能得到最好又最溫暖的人生啟示,也是身處在如今是非不分謊言充斥暗黑年代中的台灣觀眾,最需要的一盞生命明燈。 《阿查依蘭的呼喚》已獲得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挪威、丹麥、土耳其、捷克、日本等國之十多個影展的青睞,近年紛紛傳出入圍與得獎的消息。最近再度獲得美國「紐黑文國際電影節(The New Hav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榮譽獎(Honorable Mention),將在2021年11月,與其他約175部影片於六家劇院、博物館和文化藝術場所,進行每周與每月的放映,值得你用心進戲院去觀賞。 紀錄片電影[size=15.3333px]《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從一位看似平凡的單親媽媽廖莉華日常生活,辛苦勞動四處奔波的忙碌情境開啟,在她與家人親戚的互動中,慢慢引領出她的另一個不被肯定的身分--- 排灣族大後部落的頭目阿查依蘭‧日日滿,一個一開始連她自己都不看好也難以接受的新身分,如何一步步透過與部落族中長老與祖靈地溝通後,化被動為主動,利用為生活忙碌之餘僅存十分有限的時間,回到台灣屏東的部落,為族民婚喪喜慶大小事奔波,從一開始的用心付出,卻飽受冷言冷語,甚至質疑與攻擊,到一步一步用心去做,不計較個人得失,更遑論從中獲利的辛勤耕耘後,才慢慢逆轉了反對她繼承排灣族頭目的聲浪。 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頭目名號繼承爭奪戰,或是族人信任之間的紛紛擾擾,而是透過鏡頭,呈現出排灣族獨特的傳統文化,像是廖莉華接受刀片鑽開皮肉,鮮血沿著圖紋溢出的紋手儀式,看廖莉華如何經過這樣的圖騰紋身,從平凡的單親媽媽,搖身一變成為為更多廣大族民服務奔忙的排灣族大後部落頭目,當傷心苦痛的淚水流盡,她也彷彿感受到了祖靈的呼喚,開始了為了傳承排灣族傳統文化而努力,為排灣族年輕的世代,留下家族手紋印記的珍貴文化資產。 其實剛剛看完電影時,走出戲院的心情是難受的,心中也不免有些疑問,因為紀錄片中聽到的,大都是導演跟拍主角廖莉華與周邊關係人一方的觀點與言論,少有片中隱喻「反派」一方的訪問與論點,究竟真相為何,外人實在難以了解箇中迷霧,當然拍攝幕後潛藏不為人知的困難,可能也是為什麼觀眾在銀幕上只能看到聽到局部的原因。 但回頭一想,其實,不管是一般娛樂取向的商業電影,或是有著不同命題的紀錄片的電影,不管是客觀還是主觀,本來就有著一定角度的論點,那麼,在這個網路人心浮動的年代,當謊言滿嘴的政客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如果有一個人,值得一位導演花費長達七年的歲月去拍攝,而她的言行舉止,又是經得起嚴格的檢視,那麼不管頭目繼承爭奪的紛擾真相究竟為何,也不論誰是誰非,都不再是重點,而是從廖莉華這樣一位看似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性,因為長年生活在貧窮線邊緣在,成天為溫飽四處奔忙,飽受社會貧富差距、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壓力下,如何以小愛積累成大愛,又如何以大愛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懷疑與不信任,展現了「心之所向,勇者無懼。」的勇氣與監強意志力,才是我們從片中能得到最好又最溫暖的人生啟示。 本片的導演,是長期拍攝原住民文化題材的魏郁蓁導演,偶然間在來義鄉文樂部落的豐年祭上,認識了本片的主角廖莉華,之後聽說了她悲慘又堅毅的人生故事,決定用鏡頭紀錄下來,但在拍攝過程中因為觸及了族內兩派勢力之爭,衝突事件不斷,不僅廖莉華的繼承身分遭到部分族人質疑,拍攝時還曾遭人報警關切。導演魏郁蓁費時七年,完成了這部台灣首部以女頭目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Back Home),將漸漸失落的文化,透過影像一點一滴被尋回.. <電影本事>
《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歷時七年的籌備與拍攝,紀錄一位不會說母語的排灣族女頭目,也是一位單親媽媽,族名日日滿,漢名廖莉華的人生故事。她從小被送到平地讀書,因為想跟一般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而選擇北上工作。卻在30歲那年,面臨父親過世與繼承部落頭目的責任,她在祖靈深切呼喚下,回到家鄉,又迎來一場場人生風暴。十多年來,回家的心雖強烈,路也越來越嚴峻⋯⋯
廖莉華(族名日日滿)是排灣族大後部落的女頭目,世襲的頭目制度,讓她在出生那刻起就命定成為部落靈魂人物。從小在平地讀書也不會說母語的她,卻因父親意外過世,繼承頭目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廖莉華雖不熟悉自身文化,仍依循排灣族傳統,不得不和過去的自己告別,繼承下頭目的責任。 廖莉華也是一位單親媽媽,每日為三餐拼搏,還得用力撐起族人的期望,奔走在族人的各大婚喪節慶裡,咬緊牙關也要展現身為頭目的最大關懷。 廖莉華的母親與小孩都希望她放棄這個身份,而她也曾經逃離部落,但在祖靈殷切的呼喚下,她終究回鄉了。繁複的部落傳統無完整文字記載,從沒有人告訴她該怎麼做,廖莉華更沒想過自己要面對的,會是一整個世代的文化失根危機。 <導演魏郁蓁的話> 認識廖莉華(日日滿)是在文樂部落的豐年祭,她身邊還圍繞著不到十歲的兒子,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容,熱情開朗,風趣活潑,兒子很貼心,會整理媽媽身上的服飾、頭冠,看起來很溫馨。 但文樂的親戚介紹時說:「她是流浪的頭目,父親早逝,要養三個小孩,很辛苦,我老了,幫不了她,請你們幫幫她…」這已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沒想到,活動一結束,我們因為考察青銅刀,又隨她去了家裡,看到她熟捻的接過母親手裡的幼女,應對來面前叨訴心中憂慮的族中老婦,一絲不亂,面色怡然,一幅鮮明的女性形象,躍然而出。也許是她天生領導的氣質,也許是她遭遇實在太不幸,她身邊總有耆老,不斷為我們講述「大後部落」的種種前世今生,讓她越來越帶有豐富、神秘的色彩。 真正決定讓我們拍攝她故事的關鍵是發生在2009年的88風災,由於部落頗有災損,我們也去探望,看到她忙碌卻鎮定的模樣,雖然深陷困境,卻始終在忙其他族人的事,因為她覺得族人的事,比她更緊急,從移居臨時組合屋,到最終落腳永久屋,她讓我們深深覺得,她豐厚的母親與女性形象,所以我們是以女性、母親的形象,去着手她的故事,頭目身份是背景,就這樣慢慢成形了拍片的契機。 阿查依蘭的呼喚 The Way Home
出品國家 : 台灣
台灣發行 : 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映日期 : 2021年11月26日
片 長 : 1時18分鐘
類 型 : 紀錄片
級 別 : 普遍級
導 演 : 魏郁蓁
主要演員 : 廖莉華
FB官方粉絲頁 : 阿查依蘭的呼喚 The Way Home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取自電影《阿查依蘭的呼喚》(The Way Home)FB粉絲專頁相簿,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7TXUVC4ls ),版權歸屬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