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分享] QA整理包/BNT疫苗將到貨 學生如何施打?加選會影響排序嗎?

[複製網址]

首批BNT疫苗提前到貨,加上9月開學在即,指揮中心宣布疫苗意願登記平台新增「BNT疫苗」選項,平台將開放8月28日下午2點重新開放,民眾如果有意願請盡速上網登記。聯合新聞網為大家整理BNT疫苗相關疑問。

[h2]Q:BNT疫苗什麼時候到貨[/h2]

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及慈濟一共購買1500萬劑BNT疫苗,預計自9月、10月都有疫苗抵台,首批數量跟先前曝光的195萬劑「相差不遠」。
  
[h2]Q:誰優先施打[/h2]

第一批BNT疫苗將提供120萬劑給校園12至18歲學生施打,若有剩下劑量先給1類至10類族群,後續再依人口年齡別往下施打。

[h2]Q:學生施打方式[/h2]

比照流感疫苗簽署家長同意書。直接到國中、高中校園透過班級分批施打,教育部也會提供防疫假,讓接種學生在施打當天及隔一天請假。

[h2]Q:19歲的人怎麼辦?[/h2]

首批BNT疫苗提供校園12至18歲學生施打,至於19歲族群,指揮中心表示會盡速補足AZ、莫德納疫苗。

首波BNT疫苗近日將抵台,不少民眾還在等待能有多點疫苗選擇。(記者黃仲裕/攝影)

[h2]Q:哪些民眾可登記[/h2]

今天(8/28)下午2點會重啟疫苗意願登記平台,有意願民眾可上網勾選BNT疫苗。

[h2]Q:何時開放接種BNT疫苗?[/h2]

A:目前BNT疫苗尚未抵台,指揮中心未公布確切開放接種時間。

[h2]Q:想加選BNT,又怕原本疫苗得重排[/h2]

指揮中心表示,民眾如果想加選BNT疫苗,又不想原本的疫苗排序受影響,只要不調整原本勾選的選項,直接加選BNT疫苗,排序就不會受影響。

[h2]Q:BNT疫苗到貨後,第一劑接種AZ或莫德納疫苗的民眾可否混打?[/h2]

指揮中心目前尚未有第二劑可混打BNT疫苗的規劃。

[h2]Q:BNT疫苗接種方式?[/h2]

BNT是mRNA疫苗,疫苗仿單上的適用接種年齡為12歲以上,接種劑量為0.3 mL,接種劑次為2劑,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仿單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1天。

4種新冠疫苗兩劑接種時間 資料來源╱疫苗仿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製表╱記者李樹人、楊雅棠、邱宜君、蕭羽耘

[h2]Q:BNT疫苗有哪些常見副作用?[/h2]

副作用大多為注射部位紅、腫、痛,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可能有發燒反應(≧38°C),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參考,並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

接種COVID-19疫苗後一般副作用出現頻率。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