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會山倒,靠人人會跑。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感情,是相互擁抱,彼此需要。 人生如同一場旅行,那些同行的人,在不同的拐角處,先後離去,能陪我們走到最後的,只有自己。 生命的路上,最好的關係,是彼此需要。你需要我,我需要你,才能走下去。 01 沒有相互需求的感情, 是走不遠的 沒有相互需求的感情,是走不遠的,你需要我的攙扶,我需要你的指引,才會走得更遠。 如果沒有彼此需要,那些花前月下,恩恩愛愛,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容顏的改變,不復存在。 曾經的山盟海誓,會像風一樣逝去; 曾經的甜言蜜語,會像雲一樣飄走; 曾經的白頭偕老,會像花一樣枯萎。 曾經的信誓旦旦,也會幻化成笑談。 你能想像,一個會算卦的男盲人,和一個視力正常長得醜的女人,是怎樣生活在一起嗎? 起初,男盲人算卦的名氣並不大,女人便每天牽著他進城下鄉,走街串巷。 漸漸的,男盲人被更多人熟知,名氣出來後,來找他算卦的也越來越多。 由於生意紅火,他們便專門開了個店面,每天為進出的人算卦,掙錢貼補家用;女人則在他身邊,端茶倒水,搬凳子拿東西,洗衣做飯,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條。 日子過得越來越順,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夫妻倆過得有滋有味。 丈夫說:謝謝你,你是我的眼睛,我帶來光明。 妻子說:你是這個家的頂樑柱,讓我過上好日子。 這不正是互相合作,彼此需要的原因嗎? 02 沒有彼此需要,便沒有合作 如果沒有彼此需要,生意場上無法合作。 他們不會對我們彬彬有禮,也不會對我們滿臉微笑,更不會對我們滿桌酒肉,盛情款待,甚至連一杯水都懶得為我們倒。 許多人都是現實和功利的。 當有利可圖時,對你熱情客氣,無利可圖時,頭也不回地將你拋棄。 因此,互需才能維持最長久的關係。 曾經有一個村民想發財,就去做生意,為了讓當地首富收他的貨,竟然稱呼首富為“二爺”。 村民叫的越甜,與首富的關係也越親密,如願以償地賺了不少錢。 後來,首富年齡大了,不再做生意,也不再是首富。 有一天,有人問那村民:“你二爺生病了,怎麼不去瞧一瞧?” 他回答:“做生意時他是我二爺,沒生意時我是他二爺。“ 沒了需求與利益交換,他們之間的連接也徹底斷掉。 03 相互需要,才能長長久久 每個人都有所需,若只有一方獲利,關係是不會長久的。 最長久的關係是彼此需要,互相滿足。 有人想要物質上的滿足,柴米油鹽,金錢、房子、車子等。 有人想有精神上的富足,陪伴、聊天、安慰、娛樂等。 彼此需要。 我主外,你主內; 我掙錢,你持家。 我能上得廳堂,你能下得廚房。 或者, 你省吃儉用供我讀書, 我考上大學,報答你的養育之恩;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朋友亦如此,也要互相需要,彼此喜歡。 若沒有彼此的需要,便會很快分道揚鑣,退出彼此的視線,消失在茫茫人海。 你佩服我的厚道, 我欣賞你的無私; 你樂於喝我送的茶葉, 我喜歡吃你送的烤鴨。 我有產品,恰好你是銷售, 你是客戶,剛好我有貨源。 若是沒有互需,恐怕就如斷流的江河,很快乾涸。 如同讀過的書,再沒雅興翻開。 互需,哪怕遠在海角天涯,也心心相念。 哪怕遠在異國他鄉,也如同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