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沒進步反壞了手足之情

[複製網址]
根據調查(註),台灣地區的孩子約有七成曾聽父母說過手足比較的話語,最常出現的比較是「學業表現」和「行為規矩」,並且要求劣者要向優者學習,例如:「你為什麼不學學你哥哥」、「你要多跟姊姊學習」、「弟弟的功課表現這麼好,為什麼你不行」、「你就是不多學學你妹妹,才會功課表現不好」等。孩子被比較之後,無論輸贏,都感覺不好:比贏的人多半覺得尷尬、難為情;比輸的人大多覺得生氣、不公平。比贏的愈是洋洋得意,比輸的愈是羞愧生氣,手足感情愈是破壞無遺香港工作簽證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手足比較中,比輸的孩子為了維護自尊、爭回面子,最常採用的策略不是見賢思齊,而是告狀。因為見賢思齊意含承認自己不如別人,而告狀意含否認別人比自己好,所以,前者會威脅自尊,而後者可以保護自尊。見賢思齊是聖人的言論,至少需要三大條件:第一,比較的標準受到接納;第二,比贏的人受到比輸的人認同;第三,比輸的人既謙虛又具有自信。許多父母自己都做不到見賢思齊,卻想像孩子做得到電腦椅

有些孩子即使不告狀,而顯現出更努力的樣子,心裡面也並非「見賢思齊」的心情,而是想擊敗對手,結果就形成了競爭的關係。有些父母也許真的是想利用手足競爭的關係去激勵孩子,但是,競爭的潛在代價就是:手足之間互相「不爽」,手足關係逐漸疏離或反目消費券

此帖僅作者可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