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男人找對象,都不願意找這類女人,就是扶弟魔。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以後的婚姻勢必會受到影響,因為女人會無條件、無限度去幫助弟弟和娘家。
我們都不喜歡被人長期的壓榨,更不願意去做一個沒有感情的提款機。在擇偶這件事上,一定要多去了解對方,看對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蔣浩的女友就是一個扶弟魔,知道後的第一時間,他卻沒有選擇分手。
01
蔣浩和小珺認識時,他並不知道小珺是一個扶弟魔。
追求小珺,和小珺外出約會時,晚上回家,小珺會給父母或弟弟打電話,問他們要不要吃點什麼夜宵,她帶回家。
弟弟受到同學的欺負時,小珺會第一時間去學校看情況。
小珺告訴蔣浩,父母把她養大,供她吃穿住行,自己要孝順。
逢年過節,小珺也會給父母買東西、給紅包。
這些行為,在蔣浩的眼裏,都是小珺孝順父母的表現。他想著,這樣的女人,娶回家,也能這麼孝順自己的父母。
當蔣浩和小珺戀愛時,蔣浩發現不對勁了。
原來,每個月小珺發了工資,都會立馬交給父母,逢年過節公司給的福利,小珺也會給父母,父母都把這些錢給弟弟。
小珺說:“我賺錢當然得給家裏啊,以後我弟弟結婚要花很多錢。”
生活中,有很多女人,因為原生家庭的關系,因為要幫助弟弟的關系,把自己活成了工具人,被親情道德所綁架。就算自己不開心、不願意,最終還是會乖乖地去執行父母說的話。孝順是美德,但不可以愚孝。
02
蔣浩認定小珺是一個扶弟魔,但他發現,小珺並不認為這是一件離譜或錯誤的事。
小珺說:“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我都是讓著弟弟的,並且從我拿到第一筆工資,我媽就說幫我保管錢,她每個月都會給我一點零花錢。弟弟幸福,家人幸福,我也是幸福的。”
蔣浩知道,小珺已經被父母“洗腦”了。
蔣浩告訴小珺是扶弟魔,小珺不相信。
蔣浩說:“你可以問你父母,以後工資能不能自己支配,可以不可以不給弟弟,結婚後能不能顧好自己不顧弟弟,答案便一目了然。”
小珺回家詢問後,被媽媽斥責了一頓。
媽媽說:“工資,我管,結婚後,你的工資也我管。這些錢,都要給你弟結婚買房買車的。結婚,你得找一個能一起幫你弟的男人。”
小珺才發現,這麼多年,自己都在被無形的“壓榨”。
很多人被原生家庭所“控制”著,也沒發現任何問題。愛一個人,我們會希望對方變得更好。當我們發現愛著的人,正在做一件錯事時,沈默不語,反而是幫兇,應該站出來,幫助愛的人改變,不要做一個“傀儡”。
03
蔣浩告訴小珺,如果她不做出改變,依舊懦弱,什麼事都妥協,以後會影響到自己的婚姻幸福。
蔣浩說:“沒有哪個男人願意無條件的幫助妻子的娘家。你家境本不好,父母幹農活,弟弟還在念書,家裏重要的經濟來源就是你。如果你沒有利用價值,你媽不會放過你。你得獨立起來。”
發了工資後,小珺便沒有把工資交給媽媽,媽媽每天都在催促。
弟弟補習的費用,小珺也拒絕給,被媽媽責怪“是個沒有良心的女人”。
小珺說:“媽,我弟不是我的兒子,為什麼這麼多年,這些費用都要從我工資裏扣?你的兒子,不是你養嗎?你不是也有收入嗎?”
媽媽回答:“我們是一個家庭,賺錢都給你弟花,有什麼不一樣。”
小珺聽了蔣浩的話,她強勢反抗表態:“以後不要管我的錢,最好把以前用的錢都還我,那是我的血汗錢,你的兒子,你自己養。”
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知道我們都是獨立的,不管是弟弟還是姐姐,不管是父母還是愛人,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從長大的那一刻開始,要自己搞定自己的生活。天下任何“弟弟”,都會長大,有手有腳,不需要一個人永遠去養著。
作者的話:
婚姻,會從兩個人單獨的生活,涉及到彼此的生活。有人富裕,有人貧困,有人幸福,有人不堪,這都是事實。不管生活到底是怎樣,我們都要去接受。
接受生活的同時,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有的女人被父母反復“洗腦”十幾二十年,如果遇到一個把自己領進新世界的人,要珍惜也要感謝。
當原生家庭需要幫助時,不要吝嗇,能幫就盡一份心一份力,同時,要掌握好尺度。人性本是貪婪的,不計回報地幫助過多,對方就會更貪婪。
很多事情,都要學會量力而行。當我們深知自己陷入泥潭時,不能越陷越深,要抓住就救命稻草,為自己謀的一條出路。
這個故事的核心觀點是:要想婚姻幸福,就得遠離“控制人”,余生為自己而活,而不是做原生家庭的傀儡。
文中的女主,曾經就像原生家庭的傀儡一樣,活在弟弟的陰影之下,活在父母的魔爪之下,她被道德綁架之後,只知道賺錢為弟弟服務,為父母服務,不知道為自己的幸福著想。
但是,要想婚姻幸福,夫妻雙方都得是自由身,都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婚姻才有可能幸福。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好在女主想通了,她願意和丈夫站在同一陣營。哪怕父母覺得她不孝順,但是孝順不孝順,為什麼僅僅由父母來定義呢?
余生,要孝順父母,但是更要幸福,不能因為幫助別人,就讓自己活在黑暗的深淵,你說呢?你身邊有扶弟魔嗎?你曾被親人控制過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