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芯片和AI成長線增長“護城河”

[複製網址]
芯片和AI成長線增長“護城河”近年來,國產手機廠商在技術方面的創新甚至不比蘋果遜色:首發屏下攝像頭、屏下指紋識別、升降式攝像頭、百萬快充……每次“黑科技”的發布,都引領著手機圈的科技潮流。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學生plan相關的投入將有助於品牌構築長線增長的能力。

在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看來,無論衝擊高端市場還是要做出具有領先進競爭力的產品,都需要對上游行業時刻保持關注,同時也要對核心技術非常敏感。當談及芯片時,劉波坦言,“OPPO在芯片底層能力上做了很多研究。”
他舉例稱,OPPO搭載高通驍龍888芯片的產品與行業內其他同樣芯片的產品相比,功耗更低,雖然表面上看,僅體現在待機時間稍長一些,但實際上這是底層技術的改變,是OPPO在理解透徹軟件底層跟硬件底層後做的優化。
研發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不過,記者註意到,除了自研外,手機廠商與供應鏈的聯合創新正在成為當前行業內一種普遍的技術突破方式。據劉波透露,OPPO早在2011年便開始進行供應鏈變革,將過去簡單採買的供應鏈策略變成了戰略性佈局的供應鏈策略。
劉波進一步解釋稱,“傳統的供應鏈策略就是和供應商通過簡單採買合同聯繫在一起,但OPPO的做法是和供應商一起深度合作,從研發、設計到規劃、生產,一起把蛋糕做大,創造新價值,實現共贏。”
與供應鏈深度綁定的變革不僅讓OPPO在技術上走得更遠,同時也為其增加了抵御風險的能力。眾所周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產業鏈便不斷掀起上游元器件的漲價潮和缺貨潮,其中“缺芯”問題尤其嚴重。這導致消費電子和汽車家電降低產能,甚至停產的消息不斷見諸於媒體。
可即便如此,OPPO在供應鏈上仍具備相對競爭優勢。“我們跟這些戰略供應商合作的基礎是非常好的,優勢也可以繼續保持,但整體缺不缺(芯片)的問題要看OPPO的預期和實際銷量之間有沒有匹配。”劉波說道。
與芯片研發能力相輔相成的AI技術則被劉作虎強烈看好。他認為,AI技術在手機行業的未來發展非常具有想像空間。“手機是隨身的設備,會有很多傳感器,具備真正理解用戶的可能。但現在的智能手機實際上一點都不智能,所以我覺得接下來十年AI會是這個行業最大的變化機會。”
事實上,AI技術在2018年便成為各大手機廠商競爭的焦點,隨著AI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演進變得逐漸深入,技術應用最廣的AI技術無疑是AI語音助手、AI拍照以及圍繞手機組成生態圈的AI語音設備。但遺憾的是,在AI技術的長線演進之外,尚未能夠拿出征服用戶的應用,如今AI這個“賣點”正逐漸被廠商們遺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