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應對疾病也是如此。然而,有一類疾病可能被你長期忽視,那就是“影子病”。當你得瞭某種疾病時,影子病已悄悄地跟上瞭你。如果你選擇忽視,也許不久的將來,它就會被記錄在你的病歷上,但如果你選擇瞭解它並從容應對,你們就能保持距離,和平相處。本期,《生命時報》特邀高潤霖院士、王文教授、柯會星教授指導,如何讓“影子病”盡量遠離你。 偏頭痛與腦卒中、哮喘與抑鬱、牛皮癬與心臟病……這些看上去毫不相關的疾病,其實常常“如影隨行”。 研究發現,“影子病”的出現可能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一種疾病導致的損傷引發瞭第二種疾病;二是有缺陷的基因或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缺乏運動等,可觸發一種疾病,然後再引起“影子病”。結果是一種疾病出現後,繼而使另一種疾病的發生幾率增高。 近日,美國《預防》雜志為大傢列出瞭6組常見的“影子病”,專傢稱,當出現這些疾病時應采取更積極的預防措施,爭取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高血壓患者監測血糖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英國伯明翰的研究人員對3.8萬女性長達1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血壓不斷升高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健康人增加2.5倍。即便血壓升高的水平沒達到高血壓的標準,糖尿病風險依然會增加。研究者戴維·科恩教授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兩種疾病有相同的危險因素,如飲食不健康、肥胖及運動少等。 建議:有糖尿病風險的人要定期排查血糖,並改變生活方式,減肥、限鹽,戒煙等方法均可降低風險。高血壓患者最關鍵的還是要以控制血壓為主,同時要密切關註血糖和血脂。血壓控制好瞭,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一般人每兩年查一次血糖,有傢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應每年查一次。 每周偏頭痛,中風風險增兩倍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托拜厄斯·庫爾思博士表示,根據醫學統計數據,每月發作一次偏頭痛的人,腦卒中發作幾率比無偏頭痛患者高50%;如果每周發作一次,腦卒中風險比無偏頭痛患者增2倍。偏頭痛並發腦血管疾病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偏頭痛患者易伴發血管發育異常、血管痙攣、微栓塞、血栓形成和血管壁間動脈瘤等有關。 建議:有偏頭痛或腦卒中傢族史的人要特別當心,平時做好體檢,並要控制好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風險因素。減少鹽糖油的攝入量,多吃五谷雜糧,戒煙少酒,堅持鍛煉。如果出現胸悶、胸憋、心慌等不適,應盡快就診。 牛皮癬患者須提防心臟病 因牛皮癬(學名銀屑病)帶來的皮膚粗糙、瘙癢等,讓人不舒服也不好看。一項針對50萬人長達5年的跟蹤研究發現,牛皮癬會使心臟病的風險增加2倍多。研究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皮膚科副教授喬爾·蓋爾芬德說,這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異常引發瞭銀屑病,也導致瞭心臟方面的問題。事實上,銀屑病是全身性疾病,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伴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關節炎等疾病。 建議:控制好皮膚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臟病風險,不過,這點還需更多研究證實。建議大傢通過飲食和鍛煉,確保心臟健康。銀屑病患者得戒掉煙酒,急性發作期最好少吃魚蝦,如果吃某種食物病情加重,以後就應少吃甚至不吃。 患子宮內膜異位癥別忽視黑痣 2007年,法國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表明,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患黑色素瘤的幾率增加62%。具體原因尚不明確,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基因缺陷在作怪。 建議: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院皮膚科教授傑夫瑞·卡琳說,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應更密切關註自己的皮膚,經常自我檢查。如果發現黑痣在一年中明顯變大,表面凹凸不平,顏色明顯加深、發亮,邊緣變得不規則或出現衛星狀小黑痣,或數個痣融合等情況時,應盡快去醫院做病理檢查。不過,大傢也不用過於恐慌。卡琳說,如果發現得早,黑色素瘤幾乎能100%治愈。 三高胖人小心腎結石 代謝綜合征和冠心病、糖尿病有一定關聯,它的癥狀包括:高血壓、腹部贅肉多、甘油三酯水平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血糖異常等。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出現以上代謝異常癥狀,腎結石風險會增加54%;如果癥狀超過3項,風險則會升高70%。尿道pH值偏低可能是腎結石形成與代謝綜合征發生關聯的原因之一。 建議:肥胖是腎結石和代謝綜合征的主要因素之一,減肥可以同時降低兩者的風險。此外,預防腎結石,一是要多喝水,每天飲水量保證在1500~2000毫升以上,這是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二是不偏食,不暴飲暴食,不要天天吃豆腐、菠菜等高鞣酸食物;三是每年做一次B超並檢測尿液,如果腰部出現陣發性絞痛等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哮喘患者容易抑鬱 2004年,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發佈的報告稱,18%的哮喘患者有心理障礙。哮喘難以治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加重患者心理負擔。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抑鬱程度最嚴重的老兵,患哮喘的幾率是抑鬱程度最輕者的兩倍。由於哮喘和抑鬱關系密切,出現任何一種癥狀都應排查另一種。 建議:哮喘患者千萬別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此病雖然無法治愈,但病情一旦控制好,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日常生活中減少過敏原的接觸,傢裡少養花草和寵物,多運動增強體質,減少感冒次數。▲
參考資料:https://www.pikefootbal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