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
《1》馬拉邦的雲海 《2》一片愛心,飄落、寄託在綠葉上,找到歸屬
我想,如果你是標準的都市人
你會被一片雲海所震撼
當我回頭看著自己在這天拍的雲海
我的感想是
拍得再好,也拍不出親自體驗的感動
2013.12.21我在馬拉邦
山頂的標高只有1406M,在雲海之上,已經滿足 《3》馬拉邦山頂-1406M
從新竹上交流道
到苗栗轉72快速道路走到底
在大湖切台三線進入馬拉邦
在台三線之前,一切的路都是好走的
轉進馬拉邦的產業道路後
路旁的風景隨之改變
由草莓園替代,不少果農在園間採收將要外售的草莓
伴隨著背後的山嵐,彷彿像一幅畫
我想,如果米勒來這裡,說不定會畫出比【拾穗】更好的畫作
《4》草莓園與雲海
而我們這次將導航設定在錦雲山莊
這中間的路,真的很不好走,路寬剛好只有一台車身
加上坡度大、急彎多
愛開山路的自己,方向盤是朋友的車
也開得有點害怕,只能說還好沒會車
退個不好,就掉到山下去了
這次來馬拉邦山
我的拍攝為了楓樹和雲海還有林間小徑而來
下車的時候,看到同團的夥伴標準的背包和登山杖
我臉就窘了,我身上是標準的牛仔褲和羽球鞋
一進入登山步道,我就開始後悔了
原始森林的登山步道就是這樣
《5》還算好走的山路
《6》慢慢的你會開始有無窮的彎道
《7》還有整路柔軟的爛泥
《8》還有和人一樣寬的小徑
《9》下坡時如果沒有登山杖,會要人命
山路大概長這樣
只能說自己愚蠢,想著拍照,忘了要來爬山
登山杖和後背包、G-T風衣和鞋子都放在家
不過沒關係,慢慢拍慢慢爬
看著同團的夥伴離自己愈來愈遠
最後只剩下自己一人和被我拐來的新手朋友
讓自己靜下來,尋找自己的風景
《10》【冬季】枯枝、山嵐、濾鏡運用
《11》【楓與露珠】
《12》【群楓】
《13》【聖誕專屬】
《14》【依偎】
《15》【朦朧】
《16》【雨後的姿態】
《17》【嵐風之間】
《18》【落下的獨角戲】
《19》【滴】
《20》【山嵐之間】一張自己技術不足,雲海卻很美的照片
《21》【秋末蕭索】
《22》【煙雨身姿】
《23》
《24》
《25》
《26》
《27》
《28》
《29》
《30》【楓的對望】
《31》
《32》
《33》
《34》
《35》
《36》
《37》
《38》短暫的生命靜止在永恆的年輪
《39》【不離不棄】
《40》哀弔枯萎
《41》
《42》
《43》最小的聖誕樹
《44》
《45》
《46》
《47》
《48》
拿起單眼的時間愈久
愈覺得自己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如果是為了工作,常常租了2000左右的設備全力以赴
而一般的旅拍,我總是只靠著D5100和16-85mm的原廠旅鏡
偶爾會用便宜的55-300mm抓一些特寫
這就是我旅行的全部裝備
Nikon D5100是標準的初階機種
比起工作時專用的D800E+24-70mm(原廠)當然遜色很多
或許是對D5100感情深厚吧!一直捨不得把他放在家
就變成我旅行的好夥伴
這次拍攝,雲海的細節和一些大景的感覺總是抓不到
而我在思考,每次出去總是拍了上百張
但經過篩選和修圖之後,剩下不到一百張左右
如果我是那些照片,我會希望自己能被多一點人看到
照片對我而言,就像我的孩子一樣
不論自己的孩子是否出色,但總是疼愛的
這次的拍攝,我把很大的重點放在落楓的關係與特寫
每片楓葉,都有自己的心情
在短短的一季轉紅、掉落、腐爛
而我記錄的,是他們最後的姿態
希望大家會喜歡
Mars2013.12.25
祝大家,聖誕快樂
馬拉邦山爬山資訊;
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T/RT_2_1.aspx?TR_ID=047
後記:
這次也拍了不少夥伴的特寫
因為肖像的關係就不另外上傳
後來才知道,同行的夥伴有旅遊文學作家
整個覺得超厲害
以前大學念的是旅遊相關科系
雖然如今在企管研究所被摧殘
但真的用自己的身體和雙腳去旅遊之後
會深刻覺得,教科書教你的
遠比旅遊文學、部落格、親自體驗還來得少很多
身邊朋友知道我去爬山都覺得我自己去找罪受
其實爬山的當下我也這麼感覺過
但回來之後,問自己是否還想再去
答案卻是肯定的,很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