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爆掛] 互聯網金融給中小企業帶來的機會

[複製網址]
在電商已經顛覆傳統零售行業的格局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可能導致的“金融脫媒”現象更是讓傳統的金融機構膽戰心驚。
廣告
  互聯網金融這一概念在中國的提出大概3年的時間,卻具有很高的熱度。移動支付、p2p網貸、虛擬貨幣等新事物不斷湧現,不僅吸引了各路資金的進入,還抓住了政府和民眾的眼球。在電商已經顛覆傳統零售行業的格局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可能導致的“金融脫媒”現象更是讓傳統的金融機構膽戰心驚。金融界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界定一直有分歧,“盲人摸象”,各持一詞,准確地理解互聯網金融的內涵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好現金」私人貸款計為香港初創公司提供信用借貸服務,讓有意在香港創業人士輕鬆獲得創業基金進行投資和營運。「好現金」私人貸款之貸款額最高可達120萬,還款期長達60個月,助你一步步,輕鬆實現創業夢!
  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互聯網金融可廣泛地理解為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從事金融活動的一種新興金融。中國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形態主要是互聯網技術在金融活動中的應用,還是初級階段,真正用互聯網思維做金融的還很少。高級階段的互聯網金融的定義是謝平教授提出的,“在這種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達到與現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一樣的資源配置效率,並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減少交易成本。”
  真正的互聯網金融一定是用互聯網思維去做的金融。互聯網思維包括用戶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和平台思維五個主要方面。用戶思維是指在企業在整個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思考問題,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機制和企業文化,只有深度理解並滿足用戶,才能最終生存並獲利。流量思維是指企業將人流、財流、物流放在規模、市場與收益等之前考慮,先做流量,有流量意味著體量,有體量意味著分量,有分量意味著價值。流量聚集之處,收益自然而來,免費最終是為了收費,Q|Q、淘|寶、360都是如此。社會化思維是指社會化商業的核心是網絡,企業面對的客戶以網絡的形式存在,社會化媒體的應用和眾包協作方式的應用改變了企業生產、銷售、營銷等各個環節的形態。大數據思維是指對大量的數據及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能夠讓企業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實現從工業時代的大規模制造到互聯網時代的大規模定制轉變。平台思維是指開放、共享、共贏,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平台模式的靈魂在於打造一個多方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未來的平台之爭是生態圈間的競爭。BAT三大互聯網巨頭圍繞搜索、電商、社交各自構築了強大的產業生態,讓後來者很難撼動。用互聯網思維去做金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金融產生的背景
  有人感覺,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發展速度甚至比外國還要快,比如,全球來看中國的p2p網絡貸款業務發展迅猛,把其它國家甩在了後面。理解這一現象需要深入了解中國互聯網金融產生的三大背景,一是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二是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姿態;三是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性市場間隙。
       ,加按清債,主要是指債務人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債權人出於風險的考慮,與債務人就債務償還、支付方式以及債務豁免等情況進行協商,一般是債務人做出一定的讓步,通過資產償還債務、債務轉為股權或者資本、降低債務清償率或者免息等手段來減輕債務人的債務負擔,最終保證債務人可以改善目前資不抵債的情況,進入正常經營。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思維和金融融合的產物。2013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形成了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土壤。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逐漸飽和,互聯網發展主題從“數量”向“質量”轉換,具備互聯網在經濟社會中地位提升、與傳統經濟結合緊密、各類互聯網應用對網民生活形態影響力度加深等特點。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手機網民規模的持續增長促進了手機端各類應用的發展,成為2013年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大亮點。社交類綜合平台持續升溫,手機網絡遊戲高速增長,網購團購規模增速明顯,中國企業在線采購和在線銷售的比例達到為23.5%和26.8%。如果說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行業規模的擴張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推手,那么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戰略性支持則是催化劑。
  培育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體現了政府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意圖。中國人民銀行在官方報告中給予互聯網金融正面評價,認為互聯網金融具有透明度高、參與廣泛、中間成本低、支付便捷、信用數據更為豐富和信息處理效率更高等優勢。國務院也兩度發文支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2014年3月,“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些都表明政府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金融事物很重視,"批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監管紅利"是不理解政府的戰略意圖的表現。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興的金融形式,政府不能隨意監管,“摸著石頭過河”反而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只要風險可控,就讓其自由發展。比如,中國的p2p網貨企業發展非常快p2p企業可以介入資金交易,也可以進行信用擔保,政府並沒有急於出監管政策,也是想看一看效果。政府也會加緊研究這一新金融事物的特點和未來的監管政策,2013年4月,國務院部署了金融領域的19個重點研究課題,“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而言,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和政府的姿態都是外因,內因還是傳統金融體系中未能滿足的資金融通需求。
  有人把傳統金融形容成借“屌絲”的錢貸給“高富帥”,是“屌絲”TO“高富帥”模式,而互聯網金融則是“屌絲”TO “屌絲”模式,是小微金融。這一說法雖不完全,但有一定的道理。傳統的金融體系與風控制度安排傾向於為大中型企業、高淨值人才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一直以來也沒有找到有效地為小微企業、為三農、為民間融資的辦法。因為受到規模限制、利率管制、IpO管制等影響,這塊市場就空出來了,這就是傳統金融體系的市場間隔。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首先是找到的就是這個市場間隔,實現了快速發展,如p2p網貸業務。所以,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和服務最終還是根置於小微企業、三農、民間融資等實質而未能滿足的金融需求當中,只是通過互聯網技術與思維的形式顯現出來,相信互聯網技術下的金融應該比銀子銀行、民間高利貸等非正規的金融機構更便於監管。
  互聯網金融產品及中小企業的機會
  互聯網金融產品可分為三個層面:1、互聯網金融第一層次——金融渠道,包括互聯網券商(典型代表國金、騰訊)、互聯網基金(典型代表天弘基金、阿裏)、互聯網銀行(典型代表招行)、互聯網保險(典型代表平安車險、百度捷徑)2、互聯網金融第二層次——金融信息服務,包括投資交互(典型代表雪球、財經類網站)、理財中心(典型代表阿裏金融超市、Motif investing)、募集貸款匹配(典型代表融360 ),尤其是募集貸款匹配能使資金供需方的信息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屬於金融垂直搜索領域。3、互聯網金融第三層次——資金籌集,資源配置,重塑征信體系,金融“脫媒”,主要有股權眾籌、p2p貸款、電商小貸等,典型代表有拍拍貸(傳統模式)、宜信(債券轉|讓)、人人貸(擔保模式)、有利網(平台模式)等。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需求可關注這類互聯網金融公司。
  對於真正意義的互聯網金融而言,中國互聯網金融處於初期階段。金融行業的平衡剛剛被打破,未來“金融脫媒”將逐步加深,互聯網金融最終會達到一個與傳統金融相平衡的一個局面,就像電商業與傳統零售業的平衡。對中小企業而言,理解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和產生的背景有助於理解這一產業鏈條並把握未來的機會。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是以服務小微企業和小微客戶為主,並逐步填補傳統金融市場的間隙。傳統金融企業則在保持“精英”特質的基礎上,從服務於大中型企業和高淨值客戶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技術而下發展,這就是所謂的金融互聯網化。這種趨勢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是很好的資金融通的機會。那些信征數據好、口碑優良、有發展潛力的小公司可以從互聯網金融公司拿到合適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突破資金融通方面的限制,實現快速的成長。
文章轉自:http://www.ceconline.com/financial/ma/8800072930/0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