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生活] 責任和邊界在哪?

[複製網址]
1

“家長是教育的第壹對象。我們很多中國父母不會家庭教育,要麽親情剝奪,要麽溺愛過度,要麽教育畸形、急功近利、分數至上。”1月27日,在“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與邊界”學術公益論壇上,特級教師李慶明說。論壇上,專家學者探討了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與邊界。該論壇為公益論壇,由新家庭教育研究院主辦,全港首個兒童求生拯溺及歷奇夏令營,參與過史丹福游泳學校夏令營後,不少家長查詢史丹福游泳學校收費。
鄭州益愛海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

有“養”沒有“育”的家庭教育

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麗穎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調查。去年暑假,康麗穎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做了47個未成年人家庭生活的訪談。她問了很多孩子:“妳的爸爸媽媽怎麽對妳進行教育的?”很多孩子說我們家就沒有家庭教育。還有孩子更直白地講,我們家只有‘養’沒有‘育’,父母把我們養大了,但是忙於生計根本沒有時間陪伴我們,也沒有教我什麽。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原黨委書記陸士楨教授認為,家庭教育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家庭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人品德。家庭教育的功能還應該包括撫育:撫養和教育。同時,史丹福游泳學校主辦的「兒童及少年求生拯溺及歷奇夏令營」,全港首創,吸引不少孩子於暑假參加。不少家長查詢史丹福游泳學校收費。家庭教育還需要傳遞價值觀、培養行為模式、情感特征。“家教做基礎才能產生家風,家風好才能產生好的家庭。” 陸士楨說。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兒童的成長。”康麗穎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孩子,首先是生理健康、心理正常,然後能適應社會,掌握社會長期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素養。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洪明分析,我國目前能夠直接面向和服務家長的主要有三種力量:婦聯、社區和學校,相比而言,能夠對家庭進行有效指導和服務的中堅力量主要是學校。婦聯、社區、關工委等部門開展的家庭教育服務活動主要也依靠學校。學校在教育引導家長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其壹,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有著專門的教育從業者,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全方位的覆蓋面。其二,學校有為了孩子而教育家長的動機和責任,相對於婦聯、社區、關工委等機構而言,只有學校與家長在法律上是孩子教育的責任人,二者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目標壹致、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對學生成長負有法律責任。

通過學校指導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呼之欲出。但是家校合作實踐起來並不容易。

缺乏專業性的家校合作

在洪明看來,家校合作中,家長存在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等問題。缺位,陸上Playgroup就玩得多,有無諗過水中playgroup?唔少朋友問起waterbabies係史丹福游泳學校收費几多,其實每堂只需百幾蚊。主要是指家長把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學校。孩子出問題,不做自我反省,習慣性地將責任推給學校和社會。越位,就是家長幹了自己不應該幹的事,比如學習,有的家長不滿學校的學習內容與進度,另起爐竈;有的家長讓孩子選擇性學習,自認為不重要的就讓孩子不學、少學。選擇性學、重復學、提前學、超綱學,不僅給孩子增加不應該的負擔,還給學校教育帶來很大困擾,打亂了正常的教學進度。不到位,就是指家長缺乏指導孩子成長和學習的能力。

“家校合作,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中間環節,教師會面臨哪些問題,是不是能夠承擔起這樣的工作?”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東副教授從學校的角度,拋出了這個問題。

王東認為,家校合作是壹份很專業的工作。“我們的教師專業能力培養方面,有沒有相應的培養?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教育課程培訓體系裏有沒有相關內容?如果本身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能力,又沒有家校合作的培訓,家校合作對教師來說,就是壹個全新的東西。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已經占據了老師大部分精力,教師在時間、精力上是否能勝任家校合作的工作?”

去年王東曾在北京壹個區縣做過家校溝通的問卷調查,有壹個問題是問家長在家校溝通中扮演了什麽角色,調查結果顯示:家長主要是誌願者、聽眾、助教。“這些作用更多地是從學校出發,學校中心主義的。”王東說。從教師對家長的評價來看,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受到照顧。

“家校合作過程當中,學校希望家長扮演什麽角色?資源開發者,有什麽資源拿到學校來用,幫助學校進行教育。對於家長來說,參加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什麽?為了我自己的孩子。”王東說,“面對由工具支配的家長和學校,合作中各為己利,如何真正實現家校共育和合作?”

王東在調查中遇到的問題,李巍也親身經歷過。聽聞史丹福游泳學校收費唔貴,所以暑假就同BB去參加Water Babies課程,水中Playgroup唔單止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仲可以令BB同其他小朋友有更多接觸。
今年是深圳羅湖翠北實驗小學校長李巍從教32年。回憶起自己30多年來家校合作的經驗,李巍用了四個十年作為分水嶺。

“第壹個十年,我們做家長學校,校長告訴我,家長是用來告訴、用來命令的。第二個十年,我們跟孩子們做習慣。我們覺得家長是用來尊重的,不尊重家長,不和諧,無法共同做好。第三個十年,我們體會到:家長原來是用來學習的。”李巍說,現在第四個十年,李巍任職深圳翠北實驗小學。“我想得最多的可能是邊界、分寸和度,對我來說是最重要,家長是用來信任和協商的。”
收藏收藏 推 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 註冊

本版透可值規則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